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自我成长

依恋理论:我们如何成了今天的样子?(2)

发布时间:2018-3-18 浏览次数:2183

04

 

但是,精神分析师们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虽然精神分析也强调某些方面的遗传构成——特别是性驱力与攻击驱力的强弱,以及对这些驱力进行自我调节的难易程度。



但是,许多精神分析师都认为,对情绪的健康发展来说,母婴关系也同样重要。可以说,精神分析师也是环境论者;但不同于华生的是,他们希望儿童的成长环境尽可能地充满爱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约翰·鲍尔比。鲍尔比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生命中的第一段关系(往往是母婴关系)决定了我们日后是否能够幸福。与华生和格塞尔不同,鲍尔比认为婴儿不仅需要,而且会主动寻求富于爱意的关系。他写道: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没有辨识能力,甚至连是人是物也分不清。但是一周岁的孩子多半已经是识人的好手了。他不仅能迅速区分家人与陌生人,还能分辨出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人。见到这些人时,他会面露喜悦,与之分离时,他会紧紧跟随,看不见对方时,他会四下寻找。这些人消失不见会让他焦虑、难过,而这些人的出现会带给他宽慰和安全感。他其余的情感生活似乎也建筑在这一基础之上没有这一基础,他将来的幸福和健康就会有危险。

 

鲍尔比活了八十多岁,在此期间,哲学与精神分析发生了很大改变,起初,人们将个体视为孤立的能量系统,后来则认为,人根植于关系。但有别于其他精神分析师的是,鲍尔比同时还是一位科研工作者,他广纳动物研究、系统理论、认知心理学以及行为学的知识,耕耘不辍,才使得弗洛伊德早期的动机理论与时俱进。不过,他的研究备受争议,无法得到大多数同行的认可。

 

但是,20世纪60年代初,一位加拿大心理学家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展了一项婴儿研究,证实了鲍尔比之前的许多言论。这位心理学家名叫玛丽·安斯沃思,曾与鲍尔比共事,是其观点的拥护者。



在那个年代,她和同事独辟蹊径,细致入微地观察身处家中的母亲和婴儿,发现了这些母亲在一些基本事项(如喂食、哭泣、拥抱、眼神接触、微笑等)上回应婴儿的方式。



当这些孩子12个月大的时候,安斯沃思把他们和母亲一起请到实验室,用陌生情境实验程序进行了观察。她的此次发现影响了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界,后来她与鲍尔比齐名,成为世人敬仰和非难的对象。

 

安斯沃思的研究证明,母婴之间的安全型依恋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意义重大,而孩子只会对特定类型的母亲,如热情、敏锐、积极响应、可以依靠等产生安全型依恋。

 

她认为,安全型依恋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它给予孩子受到守护的信心,进而拥有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而不安全型依恋又称焦虑型依恋,其表现包括自卑、关系受损、无法向他人寻求帮助、只能以无效的方式向他人寻求帮助等,它会贯穿孩子的一生,导致人格发展紊乱。



后续研究表明,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中,近1/3的孩子为不安全型依恋,而且它还会代代相传。在贫穷、不稳定的家庭中,这个比例更高。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ckfCOGDz6JvibfxdYTxJvic4XRCEjTDug7PJEl6WcPwLaIvcnJhic2dkjJGBZRHyNyCTN8TAke6ibegbt89YQeWuia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05

 

依恋研究让心理学家们兴奋不已,一个原因是,它终于为我们提供了解答某些心理问题之谜的实证证据,而且,以前只能依靠推测的育儿问题,如今有了权威的答案。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行为主义理论多年来一直告诫母亲,宝宝哭闹时不能抱。虽然这违背常理,但行为主义者坚持说,抱起孩子之后,孩子会哭得更凶,长此以往,你会发现自己养出了一个可怕的爱哭鬼。而依恋研究则反驳了这种说法(至少在大原则上)。

 

的确,依恋理论最广阔的前景在于,它有望回答有关人类情感生活的一些根本问题:我们怎么知道该向他人期许什么?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怎样看待自己?我们为何采用一些无效策略,奢求小时候(往往是潜意识)认为得不到的爱?我们如何继承了父母的育儿方式?



依恋学者们研究了与不安全型依恋相伴随的幻想,试图搞清楚,不同类型的不安全型依恋儿童,会有哪些具体的失常表现,如攻击性过强、退缩、黏人、辍学,等等。



而最为惊人且争议十足的说法或许是:孩子12个月大时的不安全型依恋,不仅可以用来预测其3岁、5岁、7岁或14岁时的行为(已经得到研究证实),还能预测其20岁、30岁乃至70岁时的恋爱选择、育儿模式、婚姻质量和老年问题。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依恋研究者试图证明,不安全型依恋是可以改变的童年时的家庭内部调适可以改变儿童的早期依恋类型,或是成年之后,勇敢释怀早期经历,依恋类型也可能随之转变。

 

围绕上述问题的辩论一度达到白热化,有时候科学甚至向政治立场和个人情感让步。不但已确立的理论受到挑战,育儿方法也受到质疑;心理学家们也是普通父母,但他们养育孩子并不总是遵循鲍尔比和安斯沃思的理念。有关日托问题的论战是其中最激烈的。



依恋理论认为,如果一岁之前开始全面日托,会对孩子(尤其是对某些孩子)造成不利影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依恋学者杰伊·贝尔斯基表示担忧:未满一岁的婴儿每周的日托时间如果超过20个小时,孩子就有形成焦虑型依恋的重大风险,进而损害将来孩子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结的每一次努力。不用多说,这样的论断引发了漫天的声讨和生硬的政治解读。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ckfCOGDz6JvibfxdYTxJvic4XRCEjTDug7PJEl6WcPwLaIvcnJhic2dkjJGBZRHyNyCTN8TAke6ibegbt89YQeWuia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06

 

依恋理论也受到了女权主义者和在职母亲们的谴责,因为它似乎只强调孩子和母亲的关系。



这一问题一直伴随着发展心理学,一部分原因是孩子的主要抚养者多是母亲,一部分原因是母亲比父亲好研究。强调主要抚养者以及婴儿的感受十分关键,这是因为在第一段关系中,如此多的要素开始萌芽,如此多的驱力开始作用。



不过,即便如此,母婴关系也并非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其他的影响因素还有:父子关系在许多家庭中,待孩子长大一些,父亲的作用就开始凸显;父母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温暖的、敌对的、互助的、互损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及出生顺序;整个家庭的动力学情况包括了共同生活的其他重要家庭成员,如祖父母等;还有社区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如果不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母亲们便会觉得自己需要独力承担孩子未来的幸福,自然深感压力。



大多数的依恋学者并不认为母亲要为孩子的心理健康负全责,但是在这些研究成果迈向普通民众的过程中,有些人走入极端,急切地把错全怪在母亲头上,激动地要求母亲改善。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先天遗传学派也提出了不少反对意见。他们质疑依恋理论的达尔文主义言论,即:新生儿被预设好了,要寻求与母亲的联结。他们质疑依恋理论对婴儿如何理解、维系联结、吸取经验做出的解释。而他们最不赞同的或许是,母婴关系那么复杂,却被简化为三四种依恋类型

 

另外,依恋理论对人的气质天性重视不足,饱受诟病,有些人甚至认为,依恋研究的根基因此被动摇了。

 

确实,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一出生就分开抚养的双胞胎尽管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不少心理特征却惊人地相似。除此以外,人们还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领养儿和亲骨肉进行了很多研究,随之而来的遗传决定论的复兴,也是不容小视的。

 

尘埃尚未落定。不过,争议的存在有助于各方去完善自己的理论。所以,先天与后天之争将有可能超越它过于简化的两端,综合发展,并带领我们更加接近真理,现在,这种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data:image/gif;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AEAAAABCAYAAAAfFcSJAAAADUlEQVQImWNgYGBgAAAABQABh6FO1AAAAABJRU5ErkJggg==07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发现和学术之争,引领我们从对母婴纽带和亲子关系(即对孩子来说亲情纽带重不重要)的懵懂无知,走到了当前的知识繁荣。了解儿童情感发展的原理,认识到它与成人生活的密切关联,完成一次自我发现之旅。不去回想和深思自己的生活经历(包括幼年经历、为人父母的经历,以及恋爱或婚姻中与亲密伴侣相处的经历)几乎是不可能的。

 

利用创伤来推动知识进步,这样的做法在科学领域很常见,例如借助大脑某个部位或结构的损坏,为研究其功能打开突破口。对母婴纽带研究而言,创伤便是母爱的剥夺,孩子们早早就与母亲分开,或者根本没有母亲。孩子们经受的苦难,正是依恋理论的开端。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