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亲子教育

从《虎妈猫爸》浅谈育儿焦虑

发布时间:2018-11-10 浏览次数:1543


心理解读

“慈母”变“虎妈”

      生活压力改变了人们看待整个世界的心态,也改变了人们育儿的步伐。生活里像剧中毕胜男这样的“虎妈”可谓越来越多。他们的统一想法是“我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正因如此,饱经生活压力的“虎妈”们将孩子的前途恐惧化。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海斯的关系框架理论,我们的大脑具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它能在两两有关系的三个事物之间自动产生新的关系,其中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如A〉B,B〉C,我们会推衍出A〉C。这种特性恰恰会引起我们很多问题。举个例子来说,“虎妈”们的思维模式大多有可能是这样的:如果孩子上不了好的学校,将来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孩子将来就过不上好的日子……在当前,“上不了好学校”与“过不上好日子”等很多事情都自动的联系在一起。这时候,虎妈的苦恼就来了。

     “虎妈”的认知和行为受语言法则和思维内容过度控制,“疯狂”的育儿行为就一发不可收拾。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虎妈想尽办法绞尽脑汁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全市最好的小学,受最好的教育,不但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还卖房买学区房……真是不惜一切代价!这种自动化的,通过恐惧化未来而产生的焦虑会造成“虎妈”脱离当下——也就是对未来的过分关注导致焦虑情绪——认知融合就这样发生了,认知融合就是把想象的当做真的事物做出反应。出现认知融合的个体会活在概念化的世界里,或沉浸在对自身情绪、感受、记忆的挣扎中,要么惋惜着过去,要么恐惧孩子的未来,缺乏对当下环境的直接体验。

      当我们仅仅只是“从自己的想法出发”(比如,这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这都是为你好等等),而不是“审视自己的想法”(这样做究竟好不好)时,问题就出来了。这么做既狭隘,又刻板,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如果只是遵照想法来行事的话,往往会出现不良的后果。“虎妈”可能很少察觉到孩子练钢琴时“拉手指”的那种痛苦,即便是觉察到了孩子有这种痛苦也会轻易地被自己焦虑的未来给掩盖掉了——这都是为了你的将来。

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

       对于毕胜男的良苦用心和苦计,作为旁观者我们都很能理解。可是这样做对孩子真的好吗?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至少在情绪领域来说这样对孩子并不好。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情绪是会传染的,焦虑自然也不例外。Eley等人对876个家庭进行了研究,在控制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后,发现儿童能够从父母那里习得焦虑的行为模式,焦虑的父母会导致他们的孩子更加焦虑。比如,一个孩子反复目睹父母焦虑的样子,他便有可能从这些线索中认识到这个社会是不安全的,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孩子在与父母的对话过程中也有可能习得父母对未来担忧的思维模式(前文提到的)。更要命的是,这项研究还发现这种焦虑会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一个“正反馈回路”,直白来说就是儿童从父母那儿习得的焦虑行为模式又会反过来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行为方式,如此恶性循环。电视剧中“虎妈”赵薇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永远是——你必须要吃得最好,你必须要比别人优秀,你不努力就只有去收废品,你不能输也输不起……这无疑让一个孩子无时无刻感到恐慌和缺乏安全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这方面来说,可以见得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能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情绪最能反映出孩子对某些教育是否认可。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焦虑的父母会导致孩子的焦虑,“虎妈”会把内心的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也许孩子某些能力提高了,但是内在安全感缺乏了,永远无法幸福快乐。作为父母要能接纳孩子的个性,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给孩子发展打造一个安全的基地,让不同的孩子去走适合自己兴趣、个性和能力的路,做父母的要减少指令,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最想做的是什么,最合适做的是什么,父母永远无法替代孩子走路。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