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儿童与青少年

戒饭,是对妈妈的背叛

发布时间:2019-11-14 浏览次数:1354


1.


我从小就对米饭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小学时,一顿能吃三碗饭,被大家叫作“饭桶”。


高中时,到闺蜜家做客,因爱吃米饭而被闺蜜妈妈喜欢得不要不要的:好像爱吃米饭被赋予了踏实、耐劳、能干的意思,能吃米饭的女孩都不错。


大学时,在饭堂打饭特尴尬,端着满满一座“白山”穿过排队人群,总觉得两旁满是诧异的目光。别的女生饭量一般都是一两、二两,而我要打三两甚至四两。因为这事儿我一度受到班上女生“嘲弄”,“三两饭”外号由此而来。


我试过很多种减少吃米饭的,例如多吃些别的,可这会儿饱了,那会儿又饥肠辘辘。总感觉米饭吃不够,吃其他的补上,即便同是碳水化合物组成的主食(面食、馒头等),都是徒劳,都无法换来饱腹感。


所以,我对米饭的情感,并非因它多好吃,而是不吃它好像无以解饿。


总之,出来工作前,我就是个米饭控,对米饭上瘾。要戒?对不起,臣妾做不到。


工作后我的饭量开始减少,整天跟各路“酒肉朋友”出去大快朵颐,虽不是山珍海味,但称得上吃香喝辣。面对各式美味佳肴,我带着一丢丢罪疚感默念:“米饭,滚一边去!”


怀孕期间,我更是“大开杀戒”,饭量骤降。给自己找的理由是,米饭糖量高,容易得妊娠高血糖。如此心安理得一番后,我渐渐变得不吃米饭也能获得满满饱腹感。


对于现在的我,米饭变成一个随意的、可有可无的东西:想吃它时很喜欢,不想吃时也不勉强自己。


和旧同学约饭,因我曾经的“无饭不欢”,她们都积极为我点米饭。我只好无奈婉拒:现在的我不一样了,不吃米饭也妥妥滴。



2.


接触心理学后,我开始琢磨自己曾经的米饭情结。我把记忆中所有与米饭有关的深刻情节列举了出来:


 4岁时,我爸到外地工作,平时只有我和我妈两个人吃饭。有一顿晚饭,除了白米饭以外,就只有一小块鱼腩,我妈说这块鱼腩是专门买给我吃的,因为我更需要营养。所以,那顿饭我妈就只吃了米饭。


 儿时被我妈养成了一个习惯,晚上肚子饿了,不吃别的,只吃锅里当晚剩的白米饭。兑些热水,连着锅巴,感觉还不错。


 我妈不浪费米饭,剩饭放冰箱,存到一定量就煮一锅“冷饭粥”,吃起来很满足。


 喜欢和我妈一起做鸡蛋烘饭,生鸡蛋打到碗里,热饭盖面焖,加味搅匀,无需其他菜,光这米饭拌鸡蛋,也能饱餐一顿,关键还耐饱。



 我从小就被我妈耳提面命式地灌输米饭的重要性,什么“饭养命、菜养容颜、零食养精神”,说得儿时的我误以为不吃米饭就无以保命。


 我们家所有成员每顿饭标配是“两碗饭,还要满”,谁吃少了就要挨我妈絮叨:“最近是怎么回事了,身体出什么问题了,是不是米饭不好吃、不够吃了”。相反,饭吃得越多,我妈就越欢心。


 在我妈眼中,诸如面条、米粉、馒头这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东西,都不是“东西”,都不能代替米饭。她的信念是:不吃米饭,等于没吃饭。



3.


我渐渐觉察到,我的米饭情结,隐藏着我对妈妈的巨大认同。我曾经对米饭如此依赖,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源于我妈对吃饭有一种尤为执着的追求。


我妈出生于节粮度荒时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过来人。那个年代,物质极度缺乏,粮食无法敞开供应,而由政府计划分配,粮票由此而生。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在当时,大米作为决定一个人温饱存活的稀缺食物,其“贵重”程度可见一斑。


那时候,人们相互问候的话语是“吃饭了吗”,考取官位被称为“铁饭碗”,可见好的事情大多与“饭”有关。能吃饱饭是一种奢侈。幸福,就是有饭吃。


妈妈就在这种生存条件下长大,经常面临饥饿的威胁,无法享有饭量自由。白花花的米饭,或许曾是妈妈童年时期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当我们知道一样东西很重要,我们就会拼命去追,但追着追着,或许我们会忘记追逐的初衷。


妈妈曾因对饥饿的恐惧而对米饭心存敬意,即便面对此后的丰盛物质,也无法磨灭曾经对米饭的眷恋。渐渐地,吃不吃米饭,和饱不饱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吃饭,或许其意义更多在于对过去的忠诚,对艰苦的温习。



4.


虽然粮票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却退不出妈妈的记忆。同时,她在贫穷年代留下的印记,也无形中转移到儿女身上。妈妈对米饭的执着追求,逐渐内化成我对米饭的自我苛求。

为什么说是“苛求”呢?回想以前那段拼命吃米饭的日子,有时其实会发自内心的厌恶米饭,觉得它淡而无味、难以下咽,但还是会要求自己尽量吞下多些米饭。有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饱还是不饱,反正吃到一粒不剩就对了,就像圆满完成了一项任务。


我体会了一下这种任务式的吃饭,既要依赖,又想独立,肚子不想吃,想丢掉它,但又对饥饿充满恐惧。而这种感觉,不正是我对妈妈经常有的情感吗?既想离开她,获得更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又感觉离不开她,许多事情都要依赖她。



5.


在吃饭这件事上,是如何体现认同的呢?


4岁时被亲戚管作“饭桶”,没有羞耻感,反而觉得挺好,因为证实自己就是妈妈的女儿,爱吃米饭。


高中时得到闺蜜妈妈的称赞和厚爱,感觉就像在家以外遇到了妈妈,超有亲切感。


除了米饭,吃其他东西都无法充饥,对饥饿有恐惧。表面上是“没有米饭,就没有饱腹感”,实际上是“没有妈妈,就无法生存”。


大学时对于能吃米饭开始产生羞耻感,觉得自己不像个正常女生,或许我开始内心对认同妈妈有不同的声音,渴望对外寻找社会认同。


工作后、结婚后,对米饭的态度和情感开始大幅度摇摆,毕竟已经融入社会,一定程度上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拥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很多事情不需要再向妈妈禀告和征询意见。在吃多少米饭这件事上,自然也可以由自己做主。所以渐渐地把饭瘾给戒了,即便不吃米饭吃其他,也不觉得饿了。


如今,妈妈对家人吃饭的饭量宽松很多了,我每次回家也就吃大半碗饭。当然,妈妈有时也会唠叨我们饭吃太少,会影响身体。


我要么暗带赞美地回应说:“菜做得又多又好吃,饭就吃不下了。”要么装模作样地去添一点饭以便应付。



6.


实际上,在对父母的认同上,又何止吃饭这一宗?小到一个习惯,大至一个决定,可能都隐藏着我们和父母之间关系的奥秘。父母身上那些源于童年创伤累积的习惯,如果缺乏觉察,可能换来几代人对过去的温习,难以磨灭。


正如我,归根到底,我以前如此恋饭,其实吃的不是饭,是母爱


妈妈对米饭的情感,被我复制为我对米饭的情感,同时也是我对妈妈的情感。我对米饭的着魔,背后是我对母爱的着迷,对原生家庭的忠诚。


我的妈妈曾经如此艰难,饱受饥饿之苦,我又怎能让自己享受大饱口福之愉呢?米饭之于妈妈,就如同妈妈之于我。妈妈没有米饭不行,我没有妈妈不行,所以我没有米饭也不行。于是从此有了我的米饭情结。


明白到这一点,我和米饭的关系也松弛了很多。至少可以米饭归米饭,母爱归母爱,吃不吃米饭,和爱不爱,自然没有太大瓜葛了。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本文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