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心理文章

依恋与儿童早期教育--问题在于孩子们吗

发布时间:2011-11-19 浏览次数:6265



也许是职业关系,经常听到家长们的抱怨,“这孩子问题大着呢!……”之后不外乎是这样亦或那样的长时间地数落。当然,这时一方面是让来咨询的家长放松一些情绪,另一方面必须避开孩子们,以免孩子受到影响。往往这种时候,家长们除了抱怨,还会有一些委屈。认为自己对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能够让孩子按自己的愿望发展,不禁忧虑万分,不知如何是好。

事实上无论是小强的父母还是小明的父母都会有类似的表达。在这些父母们看来,问题都是孩子自己造成的,是由于孩子不听话,和父母们的早期教育是无关的。现在,我们看到了小强、小明和小海的成长过程,显然,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个性、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其中孩子得到的依恋的不同程度的满足,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英国精神分析、儿科医生温尼科特(Winnicott)有一个著名的陈述词组“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也有类似的表达“适宜响应的母亲”。这类母亲在与她们的孩子相处时,都能够比较好地知道孩子的需求,既不会让孩子过分失望,也不会让孩子过分满足。她们会在孩子需要自己的时候出现在孩子身边,照料孩子,满足孩子的情感依恋,给孩子以关爱等。而当孩子自己在玩耍、游戏时,又能够让孩子独自锻炼,不作干预。那些不足够好的母亲可能也会与孩子一起玩耍游戏,只是这类母亲更多的是自己想和孩子在一起,满足自己愉悦的需求,而不一定是孩子当时的需要。比如,当孩子在搭积木玩耍时,孩子是在独自完成自我认知、自我成长和独立自主的一个过程,他会遇到一些本来他自己经过考虑,不断尝试,自己可以解决的困难,然而非适宜响应的母亲往往会在这时候打断孩子,替代孩子完成游戏,或终止游戏,似乎是在满足孩子的依恋,实际上恰恰影响了孩子的自我成长。这类情形在孩子学习自己吃饭时尤为明显,尝试自己吃饭的孩子,往往一顿饭吃下来,时间拖的久不说,饭桌上、地板上也一定是一塌糊涂,还造成一定的浪费。往往家长为了赶时间,也为了饭后不用再打扫卫生,就自己给孩子喂饭,看上去时间是省下来了,地上也不会搞得一塌糊涂,但恰恰终止了孩子锻炼、学习自己吃饭的过程,孩子所体验到的可能是“我不可以也不需要自己吃饭,我不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同时也可能无形中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成长的机会。


类似的情形不断出现,孩子自我发展的趋向不断被打断,孩子最终得到的信息可能是我是一个不能够独自面对外界、独立处理事情的人,因为父母就是一直这样认同我、理解我的。孩子可能很难直接用语言表达这样的想法,但在孩子的行为表现中,我们是可以看得到的。那些无形中被剥夺了独立性的孩子,他们在面对外界时,更多地是趋向于自我否定、回避外界。不敢与陌生人交往,不敢接触新鲜事物这些都是他们的特征之一。


在早期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适当满足孩子的依恋,过分的满足只会导致孩子的独立性越来越弱,恰恰阻碍了孩子的自我成长。而缺失的依恋也会使得孩子不去寻求发展,形成自我封闭的趋势。我们也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孩子就是条小金鱼,如果把他放到大海里,他还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会遭遇很多危险甚至伤害。这显然是所有的父母都不愿看到的结局。但把小金鱼放到小玻璃瓶中,他连活动的自由都没有,如何去成长,更何谈发展自我?只有把小金鱼放到一个适合他大小的鱼缸,在保证小金鱼安全的前提下让它自由自在的发展。这个大小合适的鱼缸,就是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依恋需求的满足。也就是这种程度的依恋满足,使得孩子能够获得一个安全可靠的港湾。


如何制造一个适合孩子的鱼缸,这是摆在所有父母面前的一个问题。我在与家长们交流时,会与他们协商三个原则:一不伤害自己,二不伤害他人,三不伤害社会。只要孩子的行为没有触犯这三个原则,那就尽可让孩子去做尝试。


事实上孩子只有在不断尝试、探索的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孩子在他的生命中,有权力也有责任去接触世界、探索世界、发现世界。接受孩子可以去探索任何自己想了解的事物的权力,要让父母形成这样的视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在孩子3岁左右就会给父母第一次考验。这时候的孩子往往会问父母这样的问题,“妈妈,我从哪来?”或“为什么那个妹妹没有小鸡鸡?”有不少父母会表现出惊诧莫名的状态,要么断然拒绝、否定,要么顾左右而言他,很少能够耐心向孩子解释。孩子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更多会把这理解为这个世界有些东西我是不可以去探索的,尤其在有关性的方面,更不可以去了解,这些都是我的依恋对象否定的事物,我在这些方面的探索是得不到我的依恋对象的肯定、支持的。无形中,孩子的探索欲望被父母弱化了,如果类似的情形不断发生,孩子最终会否定自己探索、学习的能力。往往父母责怪孩子上学时不愿好好学习,殊不知自己早在孩子幼时就开始否定甚至扼杀了孩子学习的欲望。要知道,探索和发现其实不过是孩子的本能而已。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会称,父母们恰恰“制造”了这样不愿学习的孩子,也许不少父母不愿承认这样的现实,但事实如此。孩子其实只是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鱼缸”而已,只是这样的“鱼缸”需要父母们去“制造”。


父母“制造”的“鱼缸”让孩子恰当好的满足自我依恋的需求,在“鱼缸”里可以自由探索、自我成长。“鱼缸”的大小,决定了小金鱼在今后如何了解自我,享受生活!改变自我,引向未来!

 

 注:晓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自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中心(www.xr169.com)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