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人际关系

害羞的绵羊——害羞者的生存优势

发布时间:2019-4-1 浏览次数:1567


中国人向来内敛,低调。审时度势、顺应天命似乎是几千年农耕社会稳定不变的性格特质,不过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和现代思想的涌入,似乎使得害羞的被动式响应变得不再符合潮流。


在30年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聚集,遍地的机会,伴随着主动的扩张。大胆创新,不惧风险的性格显得更具优势。


“不要害羞!”这句现代西方文化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也出现在了各种培训和蓬勃发展的大潮之中,在如此的文化中,积极进取的外向性格似乎更具优势,因此,培育自信、果敢的孩子,是许多认同西方教育的开明父母优先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从上世纪90年代害羞概念的转变开始,介绍动物的行为差异,引入行为生态观,论述害羞性格具有的优势。文章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引言

2、上天眷顾害羞的天性

3、害羞概念的演变

4、探索的渴望与优劣

5、风物长宜放眼量

6、各性格特质有所长

7、反者道之动


01

引言


希望孩子外向,以适应这个快速变迁的社会。如此的态度,非常合乎潮流——毕竟胆怯确实会阻碍个人的发展


“害羞之人比较晚熟、性生活较晚、结婚晚、生孩子晚,升职晚……” 东南印第安纳大学害羞研究所所长Bernardo Carducci说,”在极端情况下,害羞甚至可能是病态的,会引起焦虑发作或社交恐惧症。“



02

害羞是上天眷顾的天性


这些年的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并不是唯一会感到羞怯的生物。事实上,害羞是动物界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从海葵、蜘蛛到鸟类和绵羊,各种各样的动物都会害羞。


而且,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在自然世界中,财富并非总是青睐大胆的人。有时,爱情和长寿更乐意青睐害羞、谨慎的人。所以,不可否认的结论就是:不存在“最佳”的性格——每种性格都会在不同的情况下受益——进化并不偏袒于任何一种性格。


重估害羞意味着什么?害羞对我们也有生存价值吗?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开始惊讶的发现——那些害羞、敏感甚至焦虑的人比那些经常出风头的人更具优势。也许,我们现在应该摒弃消极对待害羞的态度,并且能够认识到——害羞和外向性格一样有价值。


Carducci说:“想想看,如果每个人都很大胆的话,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每个人都是大嗓门,你的日常生活会是怎样的?”



03

害羞概念的演变


20世纪90年代,害羞概念第一次发生了变化,那是从蝾螈开始说起。


人们向来认为动物会尽可能高效地寻找食物、配偶和资源。这种最优选的观念促使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Andrew Sih对太阳鱼及其猎物幼体蝾螈行为进行了研究。


Sih实验中仔细观察了蝾螈幼虫的个体差异。有些蝾螈比其他同胞更大胆、更积极。它们吃得更多,生长得更快,但有一个缺点。Sih说,当太阳鱼出现的时候,大胆的蝾螈只是浮躁地游出去,并没有像最优性理论预测的那样做出聪明的反捕食者行为。”结果,和害羞的同伴相比,积极大胆的他们更容易被吃掉。


在那之前,人们都认为动物个体之间不存在一致性差异,也就是说,动物都是一个脾气性格,它们之间不存在性格差异。


Sih的研究迫使科学家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这方面的研究。时至今日,人们在100多个物种中发现了所谓的“害羞-大胆的连续体”。每一种生物个体的行为在高“被动式响应(reactive)”到高“主动主动式响应(proactive)”的谱系中都有存在。被动式响应类型更害羞、胆怯、规避风险、探索新环境缓慢;而主动式响应类型则大胆、积极、更具探索性和风险性。


为什么这两种性格类型会都存在于自然界?Sih的研究发现:大胆的蝾螈幼虫被吃掉的危险,但时他们在栖息的小河中快速成长本身就是一个明显的优势,在更加谨慎的个体成熟之前,小河可能会干涸。也就是说,每个类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由于自然环境复杂而且多变,自然选择可能先选择一种,然后选择另一种,甚至同时选择两者。



04

探索的渴望与优劣


对一种小型欧洲鸟类大山雀的研究更令人信服的证明了这种说法。


爱尔兰科克大学的John Quinn领导了一项研究。他们先从野外捕捉鸟类,然后分别将它们置于一个新的环境中,以评估它们的被动式响应和主动式响应。一些鸟儿可以蹲在实验室的假树下整整8分钟;另一些鸟会立即开始探索实验室的每个角落和缝隙。


这些鸟随后被放归野外,继续生存和繁殖。Quinn说:“如果你在一年后抓到这些鸟,他们的行为方式往往和以前一样。”换句话说,天生的探索习性是始终如一的性格特质。


此外,德国西维森马克斯普朗克鸟类学研究所的Niels Dingemanse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也持续地监测了鸟类的行为。他们发现,有些的大环境对勇敢的个体更有利——它们的存活率和繁殖率更高——而在其他年份,害羞的鸟类会得到大自然更好的的青睐。《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生物科学》,第271卷,第847页


大山雀的探索倾向通常继承自他们的父母,研究人员在这一物种和其他物种中发现了冒险行为的遗传成分。即便如此,后天环境似乎也在动物性格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见下方专栏“培育性情”)。Quinn的团队还发现了探索与关键生存行为之间的关系:鸟越喜欢探索,越愿意离群冒险,会有更多的积极行动。相比之下,探索性较低的个体更擅长解决问题,以找到食物。《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生物科学》,第279卷,第1731页


这种特质甚至可以预测一只雄性大山雀会有多少性伴侣。法国Chizé生物研究中心的Samantha Patrick发现,更具探索性的雄性更可能不忠于他们的配偶。然而,与更体贴的雄性山雀相比,他们也更可能会被戴绿帽子。《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生物科学》,第279卷,第1724页


培育性情


小河豚的爸爸们为了保护巢穴、会在洞穴里不停的扇动,以驱赶入侵者来照顾宝宝。随着小河豚游泳能力的提高,河豚爸爸们会跟着四处追逐。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的Alison Bell 说:“如果它们离巢太远,河豚爸爸会把它们叼到嘴里,吐回巢中。”


Bell猜测这种行为能狗帮助小河豚学会应对威胁的方法,并且在和一个没有威胁的“捕食者”的互动中学到经验。不过,河豚爸爸们的注意力差异很大,Bell很想知道育儿方式会对孩子的性格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一项比较河豚爸爸抚养的河豚孤儿河豚的新实验中,Bell检验了这样一个假设:被父亲溺爱的后代更有可能发展出害羞、谨慎的性格,以帮助保护他们免受捕食,而那些有着心不在焉父亲的小河豚。和孤儿河豚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同。到目前为止,她的研究表明,至少是对于河豚来说,早期社会交往,在决定其成年性格是大胆、还是害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05

风物长宜放眼量


如果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害羞的一些好处并不总是像勇敢的好处那么明显。加拿大蒙特利尔康科迪亚大学的Grant Brown和他的同事们想知道动物的性格如何影响了它对捕食者威胁的反应。


Brown利用幼年虹鳟鱼进行试验,他们首先测量虹鳟鱼从一个小房间逃脱所需的时间,以此来评估每一条虹鳟鱼在害羞-大胆连续光谱中的位置。然后,他们训练某一条鱼,使其害怕一种化学信号,这种信号由极少量的粉红虹鳟和南瓜鱼组成,后者会捕食它们。


研究发现,害羞和勇敢的鱼同样擅长把气味当作警报信号,并在24小时后做出反应。然而,八天后,只有害羞的鱼仍然对这种混合物有强烈的反应。《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物学》,第67卷,第43页


研究人员认为害羞的虹鳟鱼具有更好的长期记忆,至少对于危险的迹象是这样的,这会促使它们比勇敢的个体更有效地评估掠食者带来的风险。


害羞的另一个优势体现在西蓝鸲(qú)身上,西蓝鸲在过去40年里一直散布在北美。


亚利桑那大学的Renee Duckworth发现,好斗的雄性是最好的殖民者——他们大胆的个性让他们占领了大片土地,并经常与当地的山鸟竞争。但是,随着栖息地开始填满,更害羞的雄性西蓝鸲的优势开始显现。这是因为他们是更加细心的父亲,在一个资源丰富的既定栖息地,他们成功地养育的后代比侵略性的雄性更多


有趣的是,Duckworth还发现,西蓝鸲们会根据环境条件定制自己小鸟最适合的性格。年长的小鸟往往比他们的弟弟妹妹更具攻击性,因此,通过控制雌雄的产卵顺序,母亲可以在资源丰富时生产不具攻击性的雄性,或在资源匮乏且最易扩展殖民地时生产具有攻击性的雄性。《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第364卷,1075页



06

各有所长的性格特质


很显然,害羞在野外也有它的好处——否则它不会那么普遍——但这并不一定对人类也有好处。


首先,动物和人类的羞怯并不是直接相似的。在西方,害羞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尴尬和恐惧的表现,包括羞怯的自我意识,以及恐惧社会对自己的评判,这和动物羞怯含义有所不同。尽管如此,共同点还是有的。


研究人员将人类的性格分为五个维度——尽责性、宜人性、对新体验的开放性、外向性和神经质——即,“大五人格”。英国爱丁堡大学的Lars Penke将这些这特质与动物的性格进行了比较,发现害羞/大胆的连续体与神经质/情绪稳定内向/外向的特征有许多相同的特征。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第365卷,第4043页


然而,在试图评估自然选择是否有利于人类害羞时,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Penke说:“很难真正确定人类性格特征对健康的影响。……我们生活在一个理性计划生育、避孕的时代,这使得我们很难直接评估影响人格进化的历史适应性益处。”


相反,研究人员经常依赖间接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对异性的吸引力、性伴侣的数量、简单的健康状况等)、生存指数(:如事故率)、或社会成功的基本指数(如社会经济地位)来评估人类的健康水平


尽管如此,人们可以想象——规避风险的“害羞者”具有许多潜在的进化优势,而积极主动的冒险者不会具有这些优势


一些研究证实了这些直觉。例如,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Daniel Nettle发现,尽管内向者的性伴侣往往比外向者少,但他们也不太可能因意外或疾病而住院。《进化与人类行为》,第26卷,第363页


也许更令人惊讶的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焦虑患者不太容易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由特拉维夫大学的Yair Bar-haim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以色列国防军中由于基因变异而增加了焦虑和警惕性的士兵,在战区遭受创伤后,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性较小。《JAMA精神病学》,第70卷,第401页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药物治疗害羞,降低唤醒阈值的药丸教不会害羞的人要做些什么。”



07

反者道之动


接下来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Elaine Aron对感觉处理敏感性(SPS=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的研究。


SPS相当于害羞大胆连续体的反应端。她的研究表明,在大约20%的人身上发现,SPS是一种遗传性特征,与内向和神经质有关。但SPS高的人,能够更敏感的从音乐、艺术和新奇情境中体会到疼痛、毒品和咖啡带来的感受。Aron在脑成像研究中发现,那些高SPS的人在需要视觉注意力参与和处理的领域之中,表现了有更多的活动。该任务要求他们察觉照片之间的细微差异(《社会认知和情感神经科学》,第6卷,第38页)。研究结果表明,与大多数人相比,高SPS群体对环境中细微变化的增强反应,受到了(来自于内部和外部刺激的)更深层次的认知处理的支撑。


这些发现表明,被动反应型和主动反应型代表了人类两种可行的策略,就像其他动物一样。如果是这样,那么,环境情景决定了每个策略的相对成功率。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Jay Belsky说:“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人们需要一直谨慎审视‘自信和勇气天生就好事’的假设。”事实上,他的研究表明,有着更容易焦虑、更敏感基因的孩子更具发育可塑性,他们未来性格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成长环境。他说:“当生活中的事情变得糟糕时,他们受到不利的影响,但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他们就会茁壮成长。”


问题在于,在勇敢为王的社会里,害羞之人的生活比较艰难——甚至到了认为害羞是精神疾病的程度。Carducci说:“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药物治疗害羞,然后用药片对待害羞。”“一种能降低性欲的药丸并不能教会害羞的人怎么做。”在害羞研究所,他和他的同事们正在设计有用的方法而非药丸,人们可以用它“成功地害羞”。


与此同时,有迹象表明,潮流正在转向害羞。这几年《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发挥你的本来优势》非常好卖。该书的作者苏珊·凯恩在《纽约时报》上写道:“害羞和内向——或者更确切地说,谨慎、敏感这两种春天的气质——不仅仅是正常现象。它们很有价值。它们可能对我们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


结语


那么,世界是害羞者的么?或者是大胆者的?如果动物的性格可以要告诉我们一些东西的话,那就是:这不是非此即彼的。说到性格,多样性真的是生活的调味品。

本文作者,莱斯利·埃文斯·奥格登是加拿大温哥华的作家。译者mints,ST、CFT取向心理咨询师。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