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没有国界。心理治疗是知识的一种,它也应该没有国界。马佳丽和她的同道们用十几年的时间,实践并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类的基本情感,也是没有国界的。一个内心充满爱、责任、理想和勇气的人,可以在任何国度创造奇迹。
发布时间:2010-12-29 浏览次数:6102哪种情况更可能使你取消航班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梦到飞机失事比想象着失事更可能影响你的决定,无论你对梦有着怎样的理解。而认同弗洛伊德理论的人,会认为梦到的失事比真实发生的失事更加可能使自己取消航班;而不认为梦具有潜意识意义的人则觉得真实发生的比梦到的要可怕,会更容易导致自己取消航班。
发布时间:2018-2-21 浏览次数:2783成人依恋理论的最煽情也最具争议性的结论可能就是:成人的依恋风格是由他/她与父母依恋对象的互动所形成的。早年依恋体验可能影响恋爱关系中的依恋风格,人们对这一观点没有多少争议;但有关于这两种依恋倾向的来源和重叠程度的假设,人们对此一直争议不断。
发布时间:2010-12-29 浏览次数:4140本文试图从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和适应的角度, 探讨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并提出这样的假设:“施虐-受虐”是形成客体关系的第一步,施虐受虐关系,是客体关系的最原始模式,是爱的开始。施虐受虐是客体关系形成的贯穿始终的基本运动方式,客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施虐受虐的进化史。
发布时间:2012-2-25 浏览次数:7711如一位有受虐倾向的边缘性人格结构的男性病人在描述其母亲的时候,一会儿把她描述为对病人热情、关心、敏感的、照顾周到的人,一会儿又将其描述为冷酷的、无情的、不敏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有距离感的人。治疗师对于他母亲不分时间、场合的纠缠加以拒绝,而这引起了该病人极度的不满,病人害怕对治疗师说他十分愤怒,因为,他不愿意看见他的母亲在治疗师拒绝后落寞的样子,内心里,他自己对母亲也是否愤怒,因为她以前就是这样拒绝自己的。
发布时间:2011-1-24 浏览次数:6915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的策略。这些防御工具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潜意识中不愉快或令人痛苦的方面进入我们的意识。当某件事让人感到难以承受甚至不合适时,防御机制会阻止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我们的痛苦。
发布时间:2023-6-9 浏览次数: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是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的心理动力学方法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灵由三个要素组成: 本我、自我和超我。
发布时间:2023-6-9 浏览次数:3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患者谈论经历、童年早期和梦想。它指的是一种理论和一种治疗,其基础是相信所有人都拥有无意识的思想、感觉、欲望和记忆。根据美国精神分析协会 (APA) 的说法,精神分析可以通过探索隐藏在无意识中的未被识别的冲动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在心理治疗中,人们在探索可能导致心理困难的感觉、欲望、记忆和压力源时能够感到安全。研究表明,在精神分析过程中使用的自我检查有助于长期的情绪成长。
发布时间:2023-6-9 浏览次数:2生本能和死本能是心理动力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是指不同的本能驱动人类行为。
生本能是指保持生命和繁殖的本能,而死本能则是指寻求死亡和毁灭的本能。
发布时间:2023-5-29 浏览次数:41洁癖是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强迫性地追求洁净和卫生,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刻意避免接触灰尘、污垢等有机物质。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洁癖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疾病,与童年经历、人格形成等相关。
发布时间:2023-5-29 浏览次数:42精神分析认为,适应性障碍是一种在人类生活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适应性障碍发生时,人们的自我感觉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身体和情感上的症状。
所以,精神分析试图通过对适应性障碍的理解,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种疾病,从而更好地治疗和预防它的发生。
发布时间:2023-5-28 浏览次数:45潜意识指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讲,潜意识指的是个体内部无意识的、未经过过滤和加工的心理过程和状态。
发布时间:2023-5-15 浏览次数:98早在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就注意到情绪在疾病中的作用。
你怎么告诉一个人他的身体麻痹、他的失明、他的痉挛其实都是心理疾病?
我们的想法和情绪以一种神秘的方式支配着我们的身体。比如:被吓病了。在Suzanne O’Sullivan 刚开始职业生涯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名叫Yvonne的病人,她的病情和她以前遇到的都不一样。
没有防御因素,人们不应该将投射视为一种防御机制,而应将其视为一种认知偏见,认为其他人是相似的。人们高估与他们有共同特征、愿望、想法和感受的人数的想法被称为错误共识,研究为这种趋势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3-3-31 浏览次数:463假自体是指个体被迫过早地顺从环境,以致个体常常有一种非真实的感受,或者一种无用的感受。心理咨询师在临床中常常会遇到带着假自体的“壳”前来做咨询的来访者,并且常常感到难以和这样的来访建立真实的联结。
发布时间:2023-2-21 浏览次数:322
|
2023-6-8
2023-6-2
2023-5-30
2023-5-11
20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