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职业心理

理解移情的三种主要方式

发布时间:2019-4-23 浏览次数:1949


对移情这个概念的首次讨论发生在弗洛伊德发现接受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的病人开始像对待他们童年的某个重要人物一样对待他的时候。之后移情逐渐发展为精神分析的一个核心概念,而且现在移情的“修通(working through)”被认为是所有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的基石。

自19 世纪末期移情现象被发现以来,移情这个概念已历经了许多版本,目前在什么是移情以及如何最优地处理与理解移情等问题的认识上,有着许多来自不同流派的观点。理解移情的这些不同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经典精神分析(Freudian psychoanalysis) 所持有的传统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移情是以俄狄浦斯(Oedipal)事件为核心的早期内在冲突的再次体验。俄狄浦斯事件是儿童处理他们同父母关系中的愿望、幻想和恐惧时所经历的性心理冲突。在这里来访者对治疗师的反应类似于他们对俄狄浦斯期某一人物的反应。移情便是满足早年直接指向父母的需要的这种愿望,但它还处于潜意识之中,并常常引发内部的冲突。这些针对治疗师的感受既可能是非常消极的感受,也可能是以性为主导的积极感受。治疗师成为了未满足的愿望或者冲突的愿望的对象(Scharfman 1992) 。


第二类是来自精神分析的关系学派(relational schools)的观点,其中包括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 学派、自我分析(ego-analytic) 学派以及人际(interpersonal) 学派。


这一观点认为移情是对早年重要关系的重复。在治疗中,那些早年关系中的感受、幻想和行为被重新激活,并在与治疗师的关系中得以重新体验。这一观点更加强调在特定的养育环境中原始反应的适应性功能。它认为原始反应在自我保护、对儿童自尊的保护或者改变环境使其更可忍受等方面曾经是适宜的。由千移情被看成是早年生活中关键关系模式的再激活,因此对于治疗过程来说移情至关重要(Grant 1997; Grant 和Crawley 2001) 。


第三种观点也是最近的观点,它由把移情看做一种歪曲的观点发展而来……主体间学派(intersubjective schools)认为移情是治疗师和来访者共同作用的一种过程。


主体间的现实是通过双方意识层面及潜意识层面的努力而“共同建构”的。治疗师的工作就是帮助来访者理解他们共同建构的现实。来访者慢慢地融入治疗关系中,而这将帮助他们重建内部的主观世界。这里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来访者如何体验那些在自己的心理组织指引下的关系。与其他观点相比较,这一观点更加强调移情是一种全人类通用的组织活动。





本文内容素材来自网络(Jan Grant,心理空间网,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