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亲子教育

为孩子准备好未来的一切,TA就幸福?

发布时间:2019-6-13 浏览次数:912

1.
为孩子准备好未来的一切,TA就幸福?
昨天打电话给朋友,想约她一起吃晚饭。才说明来意,朋友便大吐苦水:不行啊!孩子的作业未完成,我不能出去。我一刻不盯着,他就不会动笔。她还说自从去年孩子上小学后,她晚上就从没休息过,每晚不管多累,都要陪孩子写作业,担心孩子作业完成不了,担心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担心孩子考不上好的中学......
这让我想到一些类似的画面:
不管上班多累,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周末都风雨无阻地陪孩子去上补习班,特长班;孩子远离家去上学,不管怎样艰难,为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家长都会辞掉工作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不管怎样节衣缩食,都要为孩子购买一套房子。
我们很多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千方百计为孩子准备好未来的一切,还担心自己做得不够。
然而父母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真的就能让孩子幸福吗?

2.
越帮忙,越潦倒无助
电视剧《黑镜》第四季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莎拉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妈妈为预防莎拉走丢,在她的体内植入一枚芯片,通过这枚芯片,妈妈可以对莎拉进行实时监控,并且能屏蔽掉一切莎拉可能会碰到的危险和障碍。但是莎拉对同学们谈论的血腥场面非常向往,她越看不到越好奇,莎拉非常愤怒,用刀片划破自己的手臂想看看流血的样子。
妈妈发现莎拉自残后连忙带她去看医生,医生表示芯片已经阻碍了莎拉的成长,她判断人类基本情感的能力非常有限。妈妈无奈去掉芯片,充满困难和危险的世界瞬间呈现在萨拉面前,莎拉毫无应对能力,愤怒的她开始离家出走,与小男友一起吸毒,还在一次争吵中把妈妈打得满头是血。
尽管这是一个科幻故事,但足够让我们看到,父母千方百计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把孩子保护起来,却让他们错失了很多发展自我的机会。
父母竭尽全力清除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必然会牺牲自己很多时间、兴趣爱好,这种牺牲也会让自己心生怨恨(特别是看到孩子没达到自己预期目标的时候)。潜意识的怨恨会通过我们与孩子互动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说话的语气传递给孩子。孩子接收到这种怨恨后,除了对父母愤怒外,还会产生深深的内疚,这种内疚也让孩子无法成长。
朋友小敏在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上市公司任职HR专员,很快就晋升为部门经理,就在公司准备晋升她为总监的时候,她莫名地提出了离职,然后去了一家劳动强度更大、待遇更低的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后来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老板让她负责整个公司的运营。小敏工作更努力了,但没多久,就觉得力不从心,总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正在这时,妈妈高血压住院了,小敏便以照顾妈妈为由辞职回到家乡所在的县城找了一家小企业售后主管的工作,待遇还不及她七年前刚毕业时拿的工资。在一次见面中,她无奈又不甘地问我:为什么?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越来越潦倒?!

这真是个沉重的话题,在我的建议下,小敏去找心理咨询师,经过一年多的咨询,她跟我说,有一次在和咨询师讨论她的父母和童年时,她脑海里突然出现一幅清晰的画面:她的父母在山下劳作,她一步一步地往山上走,但却越走越沉重。她忍不住回头看向父母,惊讶地发现父母正用无助哀怨的眼神看着她。她瞬间明白,自己无法走得更远,是放不下为她操劳了一辈子却没有享受过生活的父母。她担心如果自己获得更好的职位,拥有更好的待遇,就会离父母越来越远,就不是父母的女儿了。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忠诚,她不能让自己过得太好。

很多孩子不敢让自己成功,不敢让自己幸福,因为一旦他们成功了幸福了,就觉得自己背叛了为TA牺牲了一切的父母,于是他们一生都无法真正与父母分离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


3.
我们的焦虑和恐惧,何处安放

既然孩子无法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里获益,为什么作为家长的我们依然如此坚持?也许是我们无法接受自己内心的恐惧。作为家长的我们,作为中年人的我们,面对不如意的生活或婚姻,也许感觉自己太平庸了,要经历多少困难和恐惧,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们不敢想象,更无法面对努力后可能的失败。但孩子还小,他有无限的可能,于是我们宁愿让渡自己的资源和幸福,期望让孩子走得更好。孩子成功了,似乎就意味着作为家长的我们也成功了一样。但是这种让渡却不知不觉间让孩子丧失了发展自我功能的机会,当孩子慢慢长大走进社会,却发现孩子完全经不起一点点风吹日晒。

孩子还小的时候,从吃饭穿衣到上学,很多家长能替孩子做的都会尽力做到最好,甚至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他还没开口求助,就已经为他们想好了应对的最佳方法,似乎只有这样,自己才是称职的父母。

孩子再大一些,因为从来没有机会独立完成一件事,他们自然也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于是他们便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照顾,心安理得地做一个孩子;而父母也习惯了照顾他们,希望他们一直是个孩子。
前段时间佛山一名31岁的男子用假驾照被罚,交警对其依法进行罚款及行政拘留。他的父母得知后立马赶到现场对交警破口大骂:“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那么重?!”

儿子已经31岁了,父母还认为他只是个孩子。也许很多父母的潜意识里,也希望孩子永远是个孩子,不需要懂得太多的生存技能,只需要接受自己的照顾,安心地留在自己身边就好----因为我们无法接受孩子拥有良好的能力而远走高飞。




4.
孩子只是我们的房客
然而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孩子学不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父母也很难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邻居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每天起床都要妈妈连拉带拖才能从床上爬起来,爬起来后发呆半天不肯动,为了不让孩子迟到,妈妈只好推他去洗漱,帮他穿衣穿鞋。她说每天早上都像打仗一样。也许孩子不是起不了床,穿不了衣服,而是他知道妈妈会为他上学的事焦急,既然妈妈替我焦急了,我就可以不那么焦急,等她来叫我就好了。

如果告诉孩子,准时起床,洗漱,穿衣穿鞋这些事情是你的,你需要自己去完成。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导致迟到了,那是要受到学校惩罚的。让他自己去选择并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样孩子慢慢就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处理自己的事情。

把属于孩子的事情交还给孩子,让TA自己去经历,去体验。这样TA才有可能发展足够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温尼科特说,孩子是父母的房客。TA首先住在母亲的子宫里,然后住到我们家里。既然是房客,TA便有自己的目标和旅程。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便是尊重这个房客,按照房客的要求照顾好TA,而不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塑造TA。哪一天TA要离开了,我们全心祝福TA。
这也许是我们对待“房客”最该有的态度。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