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晓然原创

依恋与儿童早期教育-依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1-11-19 浏览次数:11504


三、依恋的影响

    在百度中输入“留守儿童”,找到相关网页约2,280,000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城的农民工1.5亿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呈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显然已是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这引起很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包括心理学的关注,也确实在不同的领域帮助和改善着留守儿童的现状。然而在留守儿童的依恋缺失的领域,并没有太多的深入研究。


    当然,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都不是单独生活的,绝大多数是和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生活在一起。我们可以理解为孩子身边还是存在养育者的,只是这些上一代的养育者很少具备心理学或教育学的知识,更多的只是在物质方面起了照顾的作用,在情感交流方面,孩子很少能得到满足。毕竟双方的年龄相差有半个世纪甚或更久。如果这些上一代的养育者能够与孩子进行很好的情感交流,建立与孩子间的亲密关系,那这部分孩子由于与父母分离所带来的影响是能够减到最低限度的。否则,随着孩子与父母分离的时间间隔越久,孩子的反应就愈加明显。比方说,有些留守儿童交际能力似乎很好。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少了父母的监督和管制,自由自在,虚荣心强,为寻求心理保护广交朋友,甚至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拉帮结派;也有些留守儿童交际能力很差,或者说根本不会交际,孤独而寂寞。特别是那些寄居在亲戚家的留守儿童,往往有寄人篱下之感,猜疑、妒忌心理很重,会表现为交际敏感、过度自尊。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这些现象都可能与依恋的缺失相关。


    曾有媒体的记者向我咨询,他在采访中接触到一个留守儿童,当他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无论他怎么努力,似乎都难以与孩子建立关系。孩子表现为拘谨、沉默、紧张甚至有些恐慌的反应,他觉得很难理解。在他看来,他已经用尽所有的方法想去接近孩子,甚至是在讨好孩子了,可孩子还是没有表现出开放自己,愿意与之交流的意思。这让我们的这位记者朋友很是沮丧。我就问他,“你在与孩子这样的交流过程中,你有什么感觉?”在一段沉默之后,我们的记者朋友回答说“我似乎被孩子隔离了”。我回答“没错。其实,这恰恰是孩子内心的感受。孩子的内心就是一种被世界隔离的感觉。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依恋对象,当这么重要的依恋对象离开了,不见了之后,留守儿童可能很难把这种状况全部理解为父母离开我是为了打工、赚钱、过更好的生活,孩子理解世界与我们成人的视角是不同的。孩子内心很难去把分离的原因归之于父母,认为是父母做的不好,他们不应该把我丢下来,离开我。他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一定是由于我的什么原因,爸爸妈妈才离开我,不要我的。而更可能由于和父母的长期分离,把它理解为父母也许不再爱我了,是不是我有什么不好,是不是我犯了什么错误,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等等。当孩子开始形成以这样的视角来理解这些情景之后,孩子内心更多的是开始自我指责、自我否定了。久而久之,孩子开始把类似的视角延伸到他的世界观当中,他会认为他所接触、理解的世界中,他就是一个会被否定、被抛弃的人。他会把自己理解为我是一个不能与我周围的人建立关系的人,因为一旦建立了关系,就可能意味着我会被分离,被抛弃,被伤害。尤其是亲密关系,因为亲密关系的终止所带来的伤害要远远大于一般人际关系的终止所带来的影响。孩子本身在与父母的亲密联结中感受到的温暖、安全的体验会由于分离而被孤独、抛弃、丧失感所替代。孩子内心的创伤很难再修复,不再会愿意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结。所以孩子会认为与其被我所联系的外在世界所伤害,不如在我和外在世界建立关系前就终止联系,这样我就能保护自己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伤害了。孩子内心的外在世界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人际环境。


   当留守儿童用这样的眼光来理解世界时,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我们上面说的那位记者朋友的话了。他所感受到的隔离,这其实恰恰就是人类本能上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孩子会变得更退缩,表现出自闭的倾向。孩子会认为只有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自我才是安全的,不会被伤害的。于是不再主动与周围的人建立联系,不再愿意去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孩子性格中的主动性慢慢消失,更多的呈现出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留守儿童这样的做法背后的意义是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只不过由于儿童的认知所限,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使得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变得更敏感,更孤立,更易受伤害。


    当然,留守儿童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所处的情景也是比较特殊的,又属于近些年来社会的新生现象,这类群体大都还未成长起来,可以说他们制造问题的能量还不算大。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现在我们还不去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话,这将使得在他们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亲密关系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


    之所以先谈了留守儿童的问题,看起来似乎有点极端,似乎只是反映了某一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其实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大多数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所反应的问题倾向。孩子在失去依恋之后的种种表现。因为孩子对依恋关系的丧失,并不一定要以父母离开自己为触发点。更多的是孩子内心所感受到的变化。这是与孩子内心是否能够体验到依恋的满足相关。


    有一位刚刚生了第二胎的妈妈来做心理咨询,家中的老大这时已经4岁了,之前老大一直非常听话,很少哭闹,纠缠父母。可自打妈妈带着小宝宝回家之后,老大明显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愿意上幼稚园,不再愿意晚上一个人睡觉,经常无缘无故哭闹。用这个妈妈自己的话来说,“这孩子开始变得无理取闹了”。我做了这样的解释,孩子的视角与我们成人是有差异的,当妈妈抱着一个小宝宝回家后,由于妈妈必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小宝宝身上,对老大的照顾就会比以往少很多,甚至全家都把以往对老大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小宝宝身上。这时候,老大的感受是非常失落的,在这个孩子看来,我以前所获得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的关爱,我可以依恋的对象一下子都消失了,不见了。而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是孩子对这些感受还不会去作很清晰的表达,孩子只能以他力所能及的方式来作表达。孩子的哭闹也就是孩子内心想法的外在表达方式,孩子只不过是通过这些做法来争取自己依恋对象(妈妈)不被夺走而已。并不是孩子突然无故起了很大的变化,而恰恰是父母的变化引起了孩子的改变。这时候父母要做的是努力和孩子作接近,让孩子重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孩子作交流和解释,让孩子能最大限度地理解父母现在不得不更多地关心小宝宝的做法。否则孩子也许会把这一切的依恋丧失所导致的失落、丧失感,转变为愤怒,最后可能归到小宝宝身上,对小宝宝表现出攻击性。如果我们留意观察,在我们的身边就可以看到类似的例子。

    也曾有人问我,“依恋的缺失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吗”?事实上,所有的心理问题肯定不是某一单一因素造成的,但依恋的缺失肯定是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之一。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就明白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媒体报道,恋人如何因分手而导致情绪失控甚至寻死觅活,夫妻如何因离异而导致抑郁、自闭等。这些都是成年人在丧失了依恋之后的反应。成年人尚且如此,如何我们又能希望儿童在遭遇了依恋对象的分离以后能心平气和,非常理性地对待呢?


    以上我们更多的是以依恋的缺失为视角,似乎只有依恋的缺失,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其实由于依恋满程度的不同,都可能对孩子的个性、人格特质造成不同的影响。

   

    我在做家庭咨询时,往往会举这样一个例子。三个妈妈到幼稚园去接孩子放学,在幼稚园碰见了,一起聊天。这时候孩子们还想再玩一会儿,他们去爬滑梯。其中的一个妈妈对此视而不见,自顾自聊得愉快;另一个妈妈见此情况立刻冲上前去阻止了自己的孩子,“这还了得!爬滑梯摔下来怎么办!不可以!”还有一位妈妈则是跟随着自己的孩子,陪着孩子,鼓励孩子去爬滑梯,同时站在滑梯旁保护孩子。


    我们看到了三类不同的依恋类型,

   第一类属于依恋的缺失型,孩子在这样的父母身上很难得到依恋的满足。这样的妈妈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孩子可能很难从妈妈身上体验到更多的依恋,妈妈与之的情感联结倾向于淡漠。这样的父母在我们身边是随处可见的,他们更关注于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工作、事业甚至玩乐都是这样的父母更看重的。或许还有些父母本身就属于情感隔离型,很难去与孩子发展亲密关系,家长在传递亲密体验的能力方面就是缺失的。举个例子来说,同一件事情,我们去问身边人的感受。有人会说我感到愉悦、平和、孤寂或伤心等;有人会说我感到舒服、不舒服、还好吧等等;也有人会说就这样、没什么感觉等等。这三类人第一类能比较好地去体验、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第二类比之第一类在情感体验上要差一些,他们只能比较笼统、粗略的描述自己的情感体验,而最后一类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隔离的,他们似乎难以体验到自己的感觉。这样的父母显然没有能力去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让自己与孩子体验亲密关系所带来的温暖、安全、愉悦、幸福的感受。孩子在与外界交流的情景中,也就难以体验到与父母的亲密感受,难以体验到可以依靠的对象。独自去爬滑梯,独自面对世界,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成功固然会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然而失败之后,更多的可能是受伤害的感觉。当孩子遭遇挫折、伤害时,由于没有父母的安慰,没有父母与之建立情感联结,这样的孩子可能很少得到鼓励、支持。也许表面上这样的孩子很独立,但他的内心是非常孤独的。这个世界上我只可以依靠自己,别人是靠不住的,没有人会给我依靠。在这样的孩子以后的生活中,他的人际关系更多的可能是怀疑、不信任、孤独的成分。不排除这样的个性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科学家甚至政治家,但他可能很难建立其亲密人际关系


   第二类属于依恋的过度满足型,妈妈属于溺爱型,妈妈好像在不断地表达着对孩子的关爱。孩子的依恋似乎得到了很大的满足。然而,任何一个个体的依恋是随着这个个体的成长,需要保持在一定的程度上的。否则由于依恋过度的满足,孩子的心理成长可能会停滞在某一阶段,这和孩子的生理年龄的成长无关。孩子在这样的关系中成长,更多可能理解到的是我不可以独自面对世界,独自承担责任,面对事情的。我只有在有依靠的情况下才可能去面对生活。如果让我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的话,我一定是做不成功的。因为妈妈从小就是这样对待我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事实上我们会把这样的关系理解为家长无意识当中阻止了孩子接触世界、探索世界、理解世界,否定了孩子在这些方面自我成长的独立能力。当然,孩子不会一味地顺从这样的环境,在孩子到了青春期,也就是所谓的“叛逆期”,孩子会做一些家长认为是“不听话,反抗”的行为,其实这恰恰是这样的孩子在他们成年以前最后向家长的要求,“我不要依赖,我要独立”。这是孩子人格完善的本能的自我保护。否则,我们如何想象一个渡过青春期,甚至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成年人还会像小孩子一样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向父母求教,不能自己处理,永远躺在爸爸妈妈的襁褓里。这样的孩子在生理上成熟以后,他们某一方面的心理年龄可能还停留在未成熟的某一阶段。从他们的行为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孩子在成人之后可能表现为与人交往很不开放,所谓拿不起放不下,粘粘糊糊,很少提出自己的主见。个体的独立性在无意识当中被家长所抹杀了。


   第三类母亲是在保证孩子的安全下让孩子去独自面对世界,探索世界。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孩子的依恋,又让孩子在依恋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形下去独立成长。在依恋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孩子的亲密关系得到保证,他的被关注、被爱、被温暖的感受会让孩子内心很舒适、安全、放松。这样的感受能够让孩子更好地去发展自我的功能。每个人都只有在自身安全保证的前提下,才愿意与外在世界作交流。也许在与外界交流时,一样会遇到困难、失败,一样会感到哀伤、恐惧。只是这样的孩子在遭遇这些情景时,他们能够回到他们的亲密关系中“疗伤”,得到安慰、帮助和支持。这使得他们能够重新振作起来,调整自我的情绪状态,继续面对他们的世界,更好地享受生活。

   我们前面说过,依恋的关系更多是我们内心的感受。孩子对分离所造成的依恋感受丧失更多可能来自于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这三类母亲不能包括全部妈妈的类型,但是妈妈们不妨想一想自己平时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多少是类似于其中的。我们可以去看看这三个孩子的具体表现,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依恋满足的程度对孩子在不同阶段成长的影响。

   第一个孩子我们暂且称之小强。小强在母亲送其上幼稚园时,一来到幼儿园,小强可以立即离开母亲,不大会表现出哭闹,去抓住母亲,或不给母亲离开。当母亲离开时,小强更多表现为没有太大的情感反应,甚至有那么一点无动于衷的感觉,就好像忽视母亲的存在一样。当母亲离开后小强能够独自去接触环境,探索环境,但可能不大会与其他小朋友发展人际关系。可能在老师们看来,小强这样的孩子属于比较好带的孩子,在妈妈离开后不需要去做太多的安抚、关注的工作。老师们可以腾出精力做其它的事情。当妈妈来接小强时,小强也可能不会像其他的孩子一样那么欢心鼓舞,很难在小强与妈妈之间看到那种分别后重新相聚,激动异常的场面。显然,母亲的离开与否,引不起小强过多的情感反应。小强与母亲的关系我们可视之为回避型依恋关系。

    第二个孩子我们暂且称之小明。小明在母亲送其上幼稚园时,小明的妈妈可能很难离开幼稚园。每当她试图离开时,小明会大声地叫喊、哭闹,紧紧抓住妈妈,依偎着妈妈,不给妈妈离开。当妈妈离开后,老师们也可能很难让小明平静下来,小明不大会去接触周遭环境,也无心与其他小朋友玩,再有趣的玩具可能也难以引起小明的兴趣。他可能会紧紧抱住自小就一直陪伴他的玩具熊,表现为非常焦虑、不安。现在对小明来说,玩具熊是他唯一可以依恋的对象了。这时候如果某位老师试图拿走小明的玩具熊,一定是个非常不理智的想法。老师们的讨好也难让小明开心起来。直到放学后妈妈来接他回家。当妈妈来到幼稚园时,小明可能在一开始表现出急切地跑向母亲,依偎在妈妈身旁,以求得妈妈的安慰,来抚平一天来与妈妈分离所带来的不安、委屈。但会在不久之后就表现出很大的不满或愤怒,推开妈妈,不要妈妈。妈妈必须用更久的时间和更好的耐心来重新建立与小明的亲密关系。小明在与母亲的关系中体验到爱与恨同时具有的复杂情感。这会让小明更多的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中。小明与母亲的关系我们可视之为矛盾型依恋关系。

    第三个孩子我们暂且称之小海。小海在母亲送其上幼稚园时,小海会不断回头去看妈妈是否在看他,犹豫着是否可以离开妈妈。尝试着与妈妈作分离,同时当他看到幼稚园内很多他感兴趣的事物时,他会愿意去探索这些事物,与其他小朋友作联系,一起开心地玩耍。当妈妈放学来接他时,他又能很愉快地与妈妈相聚,与老师和小朋友们告别。在整个过程中小海处于相对安定、放松的状态。小海与母亲的关系我们可视之为安全型依恋关系。

    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在幼稚园的表现,但这些行为又恰恰是父母们所影响的。我们也经常听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等类似的话,当然,我们可以肯定的说,父母一定都是爱孩子的,只是很多父母无意识的做法,可能恰恰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我们看到小强的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是比较少的,这类父母对孩子发出的需要信号的觉知度也是较低的。孩子在与周遭环境交流时,由于自身能力的关系,会向其父母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比如当孩子在游戏时,小强可能去拽正在洗衣做饭的妈妈一起玩,但这样的妈妈往往会由于自己手上的家务活而不耐烦,妈妈会让孩子自己去玩,而未对孩子提供适宜的帮助,孩子在他的语言交流、人际关系方面会不断遭受挫折。慢慢地,小强会对自己语言交流的有效性,人际帮助的效果产生怀疑,竟而至于否定。孩子在求助无果的情况下往往最后采取放弃的策略。小强可能不但开始放弃语言交流,甚至可能放弃参与游戏。他在以后的成长环境中会更多以类似的方式应对自己的世界。

    小明的父母似乎比小强的父母要好的多。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小明的父母只是在自己有需要照顾孩子的时候去关注小明,满足小明的依恋。而并不是在小明需要的时候。换句话来说,小明往往在自己并不需要依恋,想独自玩耍的时候,父母会打扰并影响他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而也许在小明遭遇困难,需要妈妈关注、支持的时候,却难以得到他想要的依恋满足。在小明的个性当中,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矛盾的部分,他对自我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都会有多的不确定,很难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

小海也同样可能在游戏中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这时候,小海去找正在做家务的妈妈,妈妈会放下手上的家务,和小海一起参与游戏,给予支持、帮助,以完成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小海能够体验到完成游戏的成就感,自我在人际互动中的价值感。在被妈妈关注、支持的过程中体验到温暖、亲切、安全感等,这些都有助于小海在以后去发展自我,完善人格。

    当这三个孩子渐渐长大,进入学龄期,他们又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

从小强踏入小学的第一天起,他可能就会表现出不愿与人交流,不愿与人建立情感联结,老师或同学都会觉得这个小强似乎很难接近。小强更多地会自己独处,一个人看书学习。当他遇到困难时,不大会去向老师或同学求教,他可能会很快放弃,也许是趴在桌子上,也许是默默离开。小强在类似的情景当中不大会与外界建立联系来帮助自己作改善,他与妈妈的关系模式影响小强对人际关系的信任,对爱的接受。本来在同学们看来,每个人都是可以接近、建立联系的,但在与小强的接触过程中,由于小强的行为反应更多传递给同学们的是拒绝、回避,同学们便可能更快地选择终止与小强的接近。而这样的情景反应显然又会加重小强的孤独感,强化其被隔离的体验,严重的话,甚至会产生自闭的倾向,把自己和外界环境分隔开来。

    小明是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学习,把兴趣稳定在某一个目标。因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安静和专注,他的学习不会有太大的进步,进而又会降低他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一个负性循环。他可能会不断表现出对依恋的需求,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希望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但由于这些行为影响了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学习,恰恰导致其他孩子对小明的不满,慢慢地,其他同学也开始疏远小明。也许在某些时候小明还能与有些同学拉近关系,但小明很难把这样的同学关系长久地稳定住。事实上在小明的内心,所有的亲密关系都是矛盾的、不稳定的。

小海在原先与妈妈的关系中体验到的稳定、亲切、温暖、关注的感受,使得小海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能够建立较好的关系,把类似的感受放到与同学的相处当中。他内心的稳定状态也帮助他自己能够在学习上更专注,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当然,小海也会遇到困难、挫折,但他内心的安全感能保证自己愿意取得周围的信任,向外界求助,解决问题。

   我们所谈的这三类孩子只是比较极端的三个类型,不是每个孩子都表现地那么简单明显,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倾向而已。然而依恋是儿童内心一定存在的的需求,只是作为父母如何去意识到何时去满足孩子依恋的需求,何时又应让孩子去独自发展自我能力,这可能是现在的父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注:晓然原创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微信公众号

助理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