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儿童与青少年

青少年心理问题

发布时间:2010-12-29 浏览次数:5320

 


       1青少年心理辅导的特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青少年时期比人生的任何一个发展期都表现得动荡、激烈和变化多端,正常的青春期发展可能伴随着很多难以预知的想法、感情和行为,这在很多人看来,青少年好象有太多的易变的行为甚至行为出现障碍,许多人甚至把青春期就看成有问题的阶段。其实这些所谓的症状,放在成人身上是病态的,而在青少年身上却是再正常不过的状态。
 
    这就要求青少年心理辅导者做到:一是要注意不要把某些典型的也许怪诞的行为、思想和情感解释为严重病态;二是要对辅导过程中的困难、不可预测性和挫折有心理准备。
 


  
    青春期心理辅导有其独特性。青少年主动寻求和接受心理辅导的并不多,他们常常不承认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一般都是由周围的成年人来决定。这种非自愿的特点有可能导致他不愿意与辅导者建立关系,他也可能否认问题而认为没必要改变,对于缺乏辅导动机和意愿的青少年,谁会有好办法呢?
  


    所以Weiner(1992)指出,青少年的心理治疗是项棘手的工作,接受心理治疗的青少年大多显得不耐烦,不愿与辅导者交流。他们可能没意识到当前的处境和问题,拒绝或推卸对问题的责任。这种不合作的态度让辅导者觉得很困难。但同时Weiner也认为,在青春期这样一个个性发展的阶段,其防御有着相当的作用,因此对成人的干预方法,如经历重现之类以洞察为主的深度治疗方法,对大多数青少年可能并不适合。
 
    迅速与青少年建立关系对辅导和治疗的成功尤其关键,热情、同理和真诚对辅导效果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令当事人产生被接纳和被理解的体验。适用于成人的一些方法,如对情感的深入探究、要求解释、结构化的提问和引导、长时间的沉默或长篇大论都可能会引起他们的阻抗、不合作以及强烈的情绪反应。似乎这些方法是在挑战他的独立性、他的智慧以及藐视他的自主能力。
  


    辅导者应以这样的态度才有助关系的建立呢?辅导者应以直接的方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疑问、看法和解释;真实地表现自己,最好使用自发的、类似于朋友间交谈的方式进行沟通;乐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对他们的询问坦诚以对,不推脱不回避;辅导者尤其要了解时下青少年价值观、流行风尚、口头禅等,对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保持敏感;辅导者还应让青少年体会到辅导者喜欢他、对他有兴趣;最后辅导者必须努力保持独立与依赖的平衡,既不把青少年当孩子,也不把他们当完全的成人。
 
    辅导者对青少年的父母(家长)也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家长可能是引发孩子出现问题和维持问题的因素,但辅导者要理解他们不是有意为之,背后还有着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原因,避免归咎和责备当事人。要知道,理解并不等于赞同或原谅他们的过错。

 
    Meeks(1971)指出辅导者与青少年之间成功建立辅导关系的指标在于:(1)青少年确实关心自身心理状况;(2)青少年能准确观察自身并如实报告;(3)家庭支持辅导的程度。达到这几点,可以预期能促成青少年有比成人更积极的改变。
  


    2、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精神障碍
  


    心理问题指人在生活中遭遇到的情绪、思维和行为上的困难,是受心理上的刺激或困难所发生,精神障碍除了心理因素而外,还可能受生物性因素导致。我们主要从心理因素来看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
  


    1)学习问题
 
    指在学业表现和认知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学习问题更多表现在婴幼儿及儿童早期,当然也可能延续到青春期乃至成人期。学习问题主要包括智力落后(精神发育迟滞)、学习障碍(阅读、数学、书面表达障碍)、运动障碍(协调)、交流障碍(语言表达、语音、口吃)、遗忘障碍等。另外注意力和多动症问题(表现为注意力控制困难、多动和冲动)也会导致学习困难。
 
    青春期的社会身份是学生,学习对注重教育的中国的青少年尤其重要。社会注重学历,升学只看考试成绩,家长的望子成龙的心态,给青少年多重压力,很重的心理负担会导致不同的心理问题,如适应问题、疑病症、强迫症等,反过来又影响学业,带来学习方面的问题。
  


    2)躯体健康问题
  


    这里所指的躯体健康问题,排除了那些医学原因即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疾病。青少年会将自己的心理问题躯体化,即通过躯体症状来表达自己的心理痛苦。如果把这类问题完全根据生理因素来解释,可能会失去找到促发和维持躯体症状的因素的机会。
 
    病患是有意义的。担心考试而头疼或失眠,和朋友吵架而胃口败坏,失恋了觉得精神恍惚,心情不好令身体不适,而不适的身体表达出了他的焦虑、沮丧和痛苦,这些身体不适会缓解心理问题,还可能带来其他的好处,比如减低冲突带来的焦虑,吸引关注、获得关怀和照顾,逃避困难或不快的事情,弥合及平衡家庭的冲突等等。生活应激常常是问题的促发因素,而意义正是问题的维持因素。辅导者不从此入手,可能只作出治标不治本的努力。
 
    青春期最常见的主要躯体化症状有:头痛(伴随胸痛、呼吸困难、心跳加速、头昏眼花等)、腹痛(伴随恶心、肠胃不适、口臭等)、肢体疼痛(麻木、麻痹、步态反常等)、疲倦、皮肤问题等。
 
    癔病是一种很具代表性的躯体化问题。癔病是因心意而引发的急病。当遭遇强烈的应激,情绪上觉得非常尴尬、难为情、生气或害怕,而无法接受和面对时,突然发生躯体功能的障碍或意识上的变化。如作坏事或难见人的事被撞见、揭发或被当众训斥,突然昏倒意识不明;遇到恐惧的事,精神恍惚或失明、失声、失聪;交通事故后过马路忽然感觉挪不动腿等等。按精神分析的说法,是当事人把强烈的不能接受的情绪转化为躯体障碍。
 
    疑病症是另一种显著的躯体化问题。疑病症是总觉得有许多躯体的不适,总怀疑或忧虑患了什么病,喜欢向人申诉以获得安慰和关照。如考试不及格而头疼,怀疑有脑瘤,以此转移责备并获得安慰;被老师训斥害怕去学校,腹部疼痛在家休息,以后有类似状况也怀疑又腹痛;被忽略的孩子或配偶也会疑病以博取关注和安慰等等。疑病症常常基于当事人面对困难无法适应,用这样的方式来避免应激,并获得免责、安慰和关照等附带收获。
 
    青少年的生物易感性、情绪表达的压抑,家庭成员的疾病行为、高度的易受暗示性,都令青少年容易产生躯体化症状。较理想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方法,是以家庭为基础,对青少年及其家庭作全面评估,可采取心理教育(对青少年及家长的解释和说明)、自我管理及放松技能训练、家庭干预、参与支持性团体等方式。
  


    3)品行问题
  


    品行问题指青少年在遵守规则方面出现的问题。这是青少年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男孩的发生率高于女孩,青春期后男孩的发生率会降低。品行问题比较难治疗;调查显示60%以上有品行问题的青少年在成年后可能会出现犯罪行为、反社会人格、酒精依赖及各种心理障碍,他们在健康、学业、工作、婚姻、社会适应等方面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品行问题还可能传递给下一代,有品行问题史的父母养育的孩子,出现行为障碍的几率很高(Kazdin,Farrington,1995)。所以品行问题是一个代价相当高的问题。
 
    青春期品行问题的表现为超出常规的攻击性行为(吵架打架、破坏财产、虐待动物或他人、骚扰戏弄或威胁他人、无礼不合作、不听话、炫耀、坏脾气、怨恨、嫉妒、归咎他人等)和违规性行为(加入不良团体、撒谎欺骗、纵火、盗窃、行凶、逃学或出走、滥用酒精和毒品、强迫性性行为或滥交等)。有品行问题的青少年存在社会认知的困难,容易愤怒和被激惹,具反抗性、攻击性、破坏性,甚至具有反社会性,他们在家庭、学校、社区都会存在人际关系问题。
 
    品行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过分溺爱的教养导致没有规范的意识,过分严厉的惩罚和专制的教养会内化为攻击行为模式,对家庭成员的坏榜样的模仿都可能导致品行问题;解体家庭、劣势地位、不良社区可能会导致反社会倾向。与躯体问题一样,孩子的违纪违规行为很有可能具有平衡家庭冲突、防止家庭分裂的功能,即家庭混乱、父母婚姻不和谐也可能更容易出现孩子的品行问题。
 
    对品行问题的辅导和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对其易感、促发、维持和保护因素的分析和全面评估之后,有效的治疗应以教育和训练为主,包含心理教育、问题行为监控、对家长的行为训练、家庭沟通与问题解决的训练、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的训练、为家长提供心理和婚姻的咨询建议、家庭和学校间的协调等要素。
 


    4)焦虑与恐惧问题
  


    焦虑和恐惧,是人们面对威胁自身安全、健康和幸福的刺激时作出的自然反应。从婴儿期经童年期到青春期,所面对的刺激不断变化,而这些变化恰恰和个体的认知、情感、社会能力以及关注点的发展同步,焦虑和恐惧的对象及表现也随之不断变化。如6个月以内的婴儿害怕大的声音;半岁婴儿害怕陌生人,害怕与父母或看护者的分离;幼儿期害怕想象中的怪物、黑暗,也怕小偷;童年时期随着对世界的关注,会害怕自然灾害(洪水、雷电)、动物、受伤,学习成绩差或体育运动不好也会成为害怕考试和学校的原因;青春期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预想未来,害怕被孤立和拒绝,表现为社交恐怖、广场恐怖及惊恐障碍等。
 
    焦虑症的主要情绪表现为担忧、焦虑、不安,伴随短期躯体症状(心悸、出汗、发抖等)或长期躯体症状(头痛、腰酸背疼、注意力难集中、疲倦等),也可能有失眠、噩梦等现象。
 
    A、分离焦虑:是儿童与依恋对象离别时出现过度的恐惧,如害怕分离不愿上学或住院、对独处的持久恐惧、不愿与依恋对象分开睡等等。分离焦虑预后容易出现惊恐障碍和广场恐怖症。
 
    B、恐惧性焦虑(恐惧症):指面对特定的物体、事件或情境时产生强烈的恐惧,其恐惧程度远远超过刺激可能带来的危险,如恐高、恐蛇、恐注射、恐公厕、晕血、恐电梯、恐爱滋病、广场恐怖、社交恐怖等。这类恐惧导致青少年持久地尽可能地回避恐惧对象,甚至延续到成年。
 
    社交恐怖症,对人际交往胆怯,害怕在人群中被人端详审视,导致对社交场合和情境的回避。如果不能回避,就会感到极度的焦虑和痛苦。
 
    C、广泛性焦虑:总是难以控制地担心会有各种不幸的事情发生,其焦虑并不限于特定的物体或情境,如经常害怕自己或相关的人很快会生病或出事,并伴有对此的相关的想法和预感。
 
    D、惊恐障碍:表现为反复性、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当事人体验到短促而强烈的焦虑以及极度的悲伤,他们可能因担心再次惊恐发作而十分害怕独处和公众场合。他们觉得惊恐发作可能会死,会脱离,会失控或者发疯。广场恐怖通常伴随惊恐发作。
 
    广场恐怖症,包括对离家在外、置身某处(商店、人群和公共场所)、乘坐交通工具(公交车、火车、飞机)旅行的恐惧。患者可能完全足不出户,对置身某处时觉得焦虑、难堪,因担心惊恐发作时无法解脱的无助感而逃避上述情境。
 
    E、创伤后应激障碍,指在经历某种灾难性创伤(亲自体验、目睹或遭遇几乎招致死亡、严重伤害或极具威胁的事件,并有强烈的害怕、失助或恐惧反应)之后,持续反复地闯入性地痛苦地回忆或梦到创伤事件,因此努力避免与可能与创伤相关的任何线索,表现为过度警觉、过分惊吓反应、失眠等。
 
    对于焦虑和恐惧问题的原因有各种解释和治疗方案: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恐惧对象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替代,比如青少年害怕某个特定物体或情境时,其实他真害怕的是别的被隐藏了的东西;当自我防御机制遭破坏,就可能被任何目标来替代他所真正焦虑的对象(广泛性焦虑)。治疗时需要解释其防御机制,揭示其隐藏的压抑的情感和相关的焦虑。
 
    认知理论认为童年的应激经验扭曲了认知,从而对焦虑情境作出夸大的危险性假设(Beck,1985),可以采用认知疗法挑战和改变其假设。
 
    孵化理论认为恐怖事件与某物相连时,形成条件反射,反复接触某物会不断增加和强化恐惧和焦虑。采用脱敏疗法治疗可能非常有效。
 
    家庭系统理论则认为由于家长不断引发、示范和强化与焦虑相关的行为和信念,青少年会内化出充满危险性的个人信念系统,在生活转折和应激事件出现时,他会视为严重威胁而以焦虑和逃避来应对。大多数有焦虑问题的青少年,其父母也有同样问题,家长的示范和教养方式会将焦虑传递给孩子,所以可以采用家庭干预的方法帮助父母和孩子。
 
  
 
  5)抑郁与自杀问题
  


    抑郁问题也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青少年的抑郁不仅令其本人,也令父母烦恼不已。抑郁问题的核心症状有抑郁心境、抑郁认知和自杀观念,表现出精力丧失、睡眠紊乱、食欲紊乱、体重改变、行为退缩,人际关系恶化等特征。患抑郁症的青少年成年后也容易出现抑郁发作。抑郁亦是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经历过某种丧失体验(如失去重要的亲人或同伴、健康或运动能力、社会地位、偶像或心爱之物等)的痛苦之后,倾向于认为将丧失更多乃至失去所有,感到悲伤、孤独、绝望和无法体验到快乐,从而产生抑郁问题。他们对自己、世界和未来都非常消极。他们认为自己毫无价值,自责自罪,对自己的各方面表现十分苛刻;认为周围世界(家庭、学校、朋友)充满指责、批评和敌意,人们冷漠缺乏同情心;认为未来没有希望,什么都不会变好。极度绝望时的罪责感让他们相信自己该受到惩罚,可能出现自杀观念和企图。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随着对象的丧失,个体把愤怒转向自我而产生了抑郁,那些口唇期没有得到依赖满足和受到过分溺爱的个体更易出现抑郁症状。自我心理学理论认为,童年早期父母对孩子的严厉苛求或完美化的训诫,被孩子内化形成特别不现实的理想自我,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巨大差距会导致低自尊,进而导致抑郁。
 
    Blatt(1992)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早期被忽略或被娇纵的孩子会预期会遭抛弃,他们以否定和压抑作为自我防御机制,在面对丧失或被拒绝的应激事件时非常脆弱,其抑郁表现为极度关注抛弃、无助感的特点;而早期被批评和惩罚教养的孩子会以成败、责任感为重,以投射和反向作用作为自我防御机制,在青春期和成年后面对批评、失败或失去控制能力时非常脆弱,其抑郁以自责、自卑、无价值感和负罪感为主要特征。所以治疗过程可建立移情关系,再对移情给予解释,以释放和解除强烈的抑郁和愤怒情绪。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抑郁的产生是因为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方面存在缺陷。抑郁是由于缺乏积极强化所致,因而可通过社会技能训练获得积极强化的社交技能。
 
    Beck(1976)的认知理论认为,否定认知植根于童年的丧失经验,倾向于用否定性、压抑心情的方法来应对应激,从而导致抑郁。其认知曲解包括极端化思维(人人都喜欢我时我才有价值)、选择性提取(我犯了这个错,所以我做的一切皆错)、过度概括或扩大化(他没有对我笑,所以他一定恨我)、个人化归因(他看来很生气,我一定做错了什么)等等。Siligman认为个体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整体的、稳定的因素,而把成功归因于外部的、特定的、不稳定的因素时,就会感到抑郁。认知疗法的目标是通过改变认知的训练来缓解抑郁。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青少年的抑郁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家庭结构和功能不能让其完成与年龄相符的发展任务;亲人亡故、父母冲突和离异、虐待和教养安置导致家庭结构的破坏;父母的过度批评,只在其失败时关注而忽视其成功;青春期时父母的过度干涉、家庭冲突、家庭困境等等。家庭干预的重点在于帮助家庭成员与青少年形成支持性的关系。
 
    自杀问题在青少年中也并不罕见。与青少年关系密切的容易导致自杀的诱发因素有应激事件或丧失、社会孤独、失业或被学校开除、考试失败、虐待等;易感因素有抑郁、自我伤害史、酒精药物滥用、反社会人格、慢性病等。
 
    对自杀的青少年的危机干预中,最主要的是进行专门看护,调整和改善那些引发自杀尝试或自杀观念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在学校开展预防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干预措施,帮助青少年理解抑郁症,进行归因、自我引导、社交和放松方面的训练,帮助他们学习正面、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家长训练以建立支持性的亲子关系,也是防止青少年抑郁的另一有效途径。
  


    6)进食问题
  


    虽然经济发展、食物充足,但是进食问题(自我节食和暴食)却成为影响青少年(尤其是女性)乃至成年女性的重要问题。儿童和青少年的进食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分关心控制自己的体重和体形,并采用了不恰当和不健康的进食模式。
 
    神经性厌食症,以自我饥饿为特征,表现为对自身形体存在歪曲表象,拒绝保持正常体重(低于正常值15%以下);害怕发胖,采用多种方法(关注食物摄取量、呕吐、药物催泻、超强运动)使体重下降,即使体重已经很低。青春期前发病会影响身体发育。青春期和成人期会出现停经、性欲减退等身体变化。
 
    神经性贪食症,以节食-暴食-催泻为特征,表现为过分关注食物,对食物有不可抗拒的欲望,对进食感到无法控制,短时间里吃下比常人多得多的食物;害怕发胖,并试图通过多种方法(呕吐、药物催泻、过量运动)以防止体重增加。患者早期多发生过厌食症。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厌食问题源于童年经验,Hilda Bruch(1973)认为厌食症女孩的父母通常控制孩子要求孩子顺从,青春期的害怕肥胖、拒绝食物和进食内疚正好表现出她们应对自主和自我认同的需求的深层冲突,这种冲突表现为低自尊与追求完美。
 
    认知行为理论的Slade(1982)认为,在特定的背景事件下(在家庭争取自主受挫、同伴交往的失败、学业失败),体重减轻是一种成功和控制的标志。Ganner & Bemis(1985)强调认知歪曲起着维持进食障碍的作用,如“如果我控制不了体重,那我什么也做不好”,“除了瘦下来,什么也不重要”,“我体重又增加了,我永远也不能穿迷你裙了”,“我太胖了,他们看到我会不高兴的”等。这些信念背后是儿童早期发展不良的认知促成的,里面包含着如“我很坏”“我不被爱”这样的自我描述(Freeman,1995)。
 
    家庭系统理论指出了家庭可能促发和维持进食障碍的因素,溺爱和僵化是厌食症青少年家庭的共有特征(Minuchin,1978)。Eisler(1995)研究发现,厌食症青少年家庭的特点有:父母的冲突和家庭三角关系、很少的情感表达、以回避的态度和方式应对冲突。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文化因素的作用,如社会对女性苗条身材的理想化,对促成进食问题起了重要作用。进食障碍在把苗条看作审美理想的特殊群体(如模特、舞蹈演员、电影演员等)中更为普遍,青少年若以他们为偶像也会模仿。
 
    对青少年进食问题的治疗包括:住院治疗(安排躯体症状严重的青少年住院治疗);家庭治疗(与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心理教育,恢复体重后帮助培养其相应的独立自主性);团体治疗(采用团体或自助小组治疗方法)。进食障碍在所有心理障碍中死亡率最高,因此预防非常重要,主要针对女性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
  


    7)成瘾问题
  


    指对某种物质或行为,从依赖到上瘾到沉溺,觉得难以自拔,如烟、酒、药物或毒品成瘾,网络成瘾、赌博成瘾、黄色书刊成瘾、手淫等。
 
    成瘾的特征在于滥用或有害性使用,并形成依赖,沉溺于此,即使知道它的有害后果也坚持或觉得无法控制。成瘾者需要借助成瘾物或成瘾行为来解除一切负面的感受;离开它会感到痛苦、焦虑、不知所措,借此获得快感、刺激、兴奋、成功感,甚至获得脱离现实的幻觉(事实上成瘾行为确有逃避现实的功用,如网络成瘾可以逃避令之不安的家庭或学校);更深的成瘾在得到生理满足后产生羞愧、不安和焦虑,又需要它来缓解,导致更深的新的羞愧、不安和焦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缺陷理论认为成瘾问题显示了心理的脆弱和缺陷。严厉甚至虐待子女的父母让儿童的依赖需求得不到满足,成瘾是为了平复那些伤害性体验带来的负面情绪,把它当作一种抑制剂(Wieder&Kaplan,1969;Chiavaroli,1992)。埃里克森(Erickson)认为青春期缺乏自我身份认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缺陷,成瘾是寻求独立和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
 
    对成瘾问题的治疗最有效的是进行多系统的家庭干预治疗,其核心假设是成瘾问题是由不正常的家庭功能模式维持的。问题型家庭的互动关系模式包括批评指责、过度保护、过度关注或否认问题等。家庭干预治疗是把家庭纳入治疗系统,,通过改善家庭功能模式,来改善相关的成瘾行为问题。
 
    8)适应问题
 
    青少年处于生命的成长期,常常会面对一些生活的转变和环境的变化,如何去适应各种变化,对他们是新课题。青少年的适应问题主要有寄养问题、父母分居或离异、亲人亡故、患重病或残疾、转学升学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A、寄养问题,即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时(如父母死亡或失去照看能力时被寄养,父母工作繁忙把孩子交给祖父母照看,青少年在寄宿学校等)出现的适应问题。寄养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出现依恋障碍、健康问题和适应困难。
 
    儿童和青少年被寄养尤其是长期寄养,就中断和破坏了亲子关系,若不能找到合适的替代父母,他们就不能建立依恋关系,没有安全感,产生依恋障碍。被抛弃的感受和未被满足的依赖需要会令他们产生自责和愤怒,形成无助感、低自尊、抑郁和自我伤害的心理。他们在长大后会表现出冷淡、无情、挑剔和批评的特点,既不会爱他人,也体验不到他人的爱。他们难以建立并会避免人际的亲密关系,他人只是满足自己愿望的工具(Steinhaver,1991)。
 
    B、父母分居或离异后儿童和青少年的适应问题,是在离婚日益普遍的现实下的常见问题。分居和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夫妻在沟通、理解和亲密关系方面出现困难或在家庭婚姻角色结构上出现问题(Kitson & Sussman,1982)。分居和离婚前的家庭多陷入彼此互相指责、轻视、防御和隔膜的互动模式,冲突或冷战不断,亲子关系也会出现严重问题。
 
    儿童和青少年在父母分居和离婚后的短期内(2年内)就会表现出适应问题,男孩表现为行为问题,女孩表现为情感问题,都会在学业上遇到困难,还会出现人际关系问题;中期(3-10年)可能更多地存在品行问题、情感问题、学业问题、低自尊和亲子关系问题;长期影响则是可能在婚姻关系方面的困难以及社会适应心理问题(Amato,1993)。
 
    儿童和青少年在再婚家庭的适应状况通常与其年龄、性别和新父母对婚姻的满意程度有关(Hetherington等,1993)。青春期前期及以前的青少年和儿童会抵制继父或继母,尤其是女孩会以不断增加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回应继父。因而成人等孩子长大后(16岁后)再婚更好。若再婚时孩子已进入青春期,再婚满意度越高,孩子的生活适应也越好。
 
    C、遭遇亲人亡故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适应带来巨大影响,尤以父母的死亡对其打击最大,最感痛苦。适应问题的表现有不良行为、躯体疾病、学业问题、人际相处困难等。他们会经历这样的悲伤过程:震惊、否认(怀疑、不相信)、怀念和寻找、忧伤(我失我爱)、愤怒(我被抛弃)、焦虑(怎么办)、自责(是我的错)和接受现实。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悲伤的处理很象脱敏的过程,最好逐渐完成。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丧亲后人们可以通过压抑、回避的认知行为方式让自己轻松些,但痛苦和悲伤不加处理会带来适应问题,要“在痛处哀伤”。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亲人亡故是正常事件,家庭成员要承认并表达悲伤,还要帮助家庭的重新组织。
 
    小结: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完成从儿童到成人期的过渡。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发展任务有:接受个体的生理和性别角色;建立新的同伴关系;从情感上独立于父母;获得经济独立的保证;选择职业并为其作准备;发展智力技能和概念;获得社会公认的责任行为模式;为婚姻和家庭生活作准备;建立与个体环境相和谐的价值观。
 
    关于青春期的理论有霍尔的大动荡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米德的文化影响说,班杜拉的社会角色说,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阶段说等。
 
    青春期开始经历迅速发育的发身期,身体逐渐发育成熟,并对此有一些特别的反应。
 
    青春期到达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其思维特征表现有:自我意识的高涨;充满幻想;自我表达的需要;充满哲学抽象、理论与理想;对性感兴趣;享乐主义和禁欲主义;从众。
 
    青春期的个性发展的核心是把情感和思想内在化,形成整合的自主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具有矛盾、敏感、理想化的特点。
 
    青春期的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寻求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确认自我价值和获得自我认同能更好地走向成熟。
 
    青春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家庭关系和同辈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同辈关系是社会支持的基础,能使青少年以后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和亲密的婚姻关系。
 
    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个体易感因素,环境易感因素,促发因素,环境维持因素,个人和环境保护因素。
 
    青春期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有其独特性,一是不把某些典型甚至怪诞的行为、思想和情感解释为严重病态;二是要对辅导过程中的困难、不可预测性和挫折有心理准备。迅速与青少年及其家庭建立关系对辅导和治疗的成功尤其关键。
 
    青春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有:学习问题、躯体问题、品行问题、焦虑与恐惧问题、抑郁与自杀问题、进食问题、成瘾问题、适应问题等。

转载豆瓣网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