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出境和跨省旅游继续受限,人们转而走进电影院,大年初一的票房刷新了单日票房纪录。同样,短视频也成为了资本角逐的战场,也让人们找到新的娱乐方式。
发布时间:2021/3/3 13:26:14 浏览次数:16stroop效应(斯特鲁普效应),又译作斯特普效应。是指字义对字体颜色的干扰效应。一般认为,念字/说出字体颜色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
1、stroop效应的历史
早在1886年, J.M. Cattell就意识到了这种情况,即,如果让被试先区分颜色,再区分文字,那么阅读过程更加复杂,需要更高的关注和专注度。
1935年,实验心理学家 John Ridley Stroop对认知和推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创造了“Stroop effect”这个词。
发布时间:2021/3/2 20:27:06 浏览次数:11这个世界的爱与自由,不仅只有揽责任,硬撑,牺牲,认错才能获取。有的时候,你敢把自己当女王,就自然会得到女王的待遇。
发布时间:2021/2/28 16:52:13 浏览次数:3当两个人对婚姻的感受不再以对方是否能满足自己为原点,关系的意义也就摆脱了比较原始的动力的干扰,向着平等独立的两个人一起存在着的位置移动着。
发布时间:2021/2/27 16:35:10 浏览次数:5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一些人:他们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总是会朝着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前进,成则理所当然、洋洋得意,败则怨天尤人、拼命开脱。在人际关系中,他们通常会以严苛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却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自己。
发布时间:2021/2/24 14:37:53 浏览次数:38在“芝麻绿豆”的小事上,我们可以听父母的话,做个“乖宝宝”,但在人生重大事件(比如工作、恋爱、结婚等)的决策上,我们一定要“坚定立场”,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意愿,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拍板”!
发布时间:2021/2/21 14:47:54 浏览次数:58其实他们并不是无法走出舒适区,也并不是一直在舒适区呆着,大部分都是卡在两者之间,无法动弹,就像被命运扼住了咽喉一般。也许他们等待的并不是有人拿小皮鞭在后面鞭策自己说,你要努力,你要奋斗,你要走出舒适区,而是有人可以在后面轻轻拍拍他们的背,告诉他们,没事儿,不管多久,只要累了,你就停下来,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待多久都可以。
发布时间:2021/2/20 17:47:33 浏览次数:15要成?,必须与原生家庭“和解”?
这几年,特别流行“和原生家庭和解”。
于是,凡是走在自我成?道路上的人,都在努力地与原生家庭和解。
为了能和原生家庭和解:我们做了多少心理建设,说服了自己多少次,又鼓足了多少勇气,尝试去和家人沟通;
家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不会把我们重圆的破镜再砸个稀巴烂;
我们努力和解的最后,结果会怎么样。
当孩子说起或询问一件事情时,最好的反应通常是不要针对事件本身,而是要针对事情暗示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1/2/5 13:13:38 浏览次数:70“有两艘船就要沉了,一艘有两条狗,另一艘有一个人。时间紧迫,你只能救下一艘船,你会救哪一艘?如果你不确定,你可以说,‘我不能做出决定。’”
毫无疑问,大多人都会救人。但是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孩子都会救狗,放弃救人。没错,这就是一项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的发现。
研究结果令人震惊、意外,担忧和疑惑。
写在前面
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当谈起家中哪个孩子成绩最好、最会照顾人、父母上年纪后可以依靠谁,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老大;而提到“最野”、最让人不放心的那一个,多半是指最小的弟弟或妹妹。不仅如此,大量证据表明,出生顺序甚至会对我们事业成功的机会、婚姻关系的关键提供很多预示。
你在家庭中“排行老几”呢?你又打算以后养育“几个孩子”呢?你知道吗,不同的顺序排位,所营造的不同的童年环境,会深深影响我们的人格。
跟随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一起来看一下出生顺序中所潜藏的奥秘。
《心灵奇旅》是由彼特·道格特执导的动画电影,是迪士尼的又一力作,截止目前豆瓣超过50万人评分8.8。该片讲述了一位梦想成为爵士钢琴家男主乔伊·高纳在不幸遇难后与厌世的灵魂22相遇,两人在生死两界发生各种奇遇,并最终找到生命真谛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1/29 10:41:18 浏览次数:71Baumeister与Scher(1988)认为一个人选择自我伤害行为的最主要理由是为了逃离嫌恶的情绪态状态及较高的自我察觉(self-awareness)。Baumeister(1990)进一步地阐述自杀是一种逃避自我 (escape from self)的行为,此种逃避共有六个步骤,
第一是由于个人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或困境造成严重的经验;
第二是个人面对这些经验,由于其内在的归因,造成个人的自责或对自我产生负面的评价;
第三是由于此种自责与负向的自我评价,使其过度自觉自己是一人个不恰当、无能、无吸引力或有罪的人;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英国广播电台育儿讲座中曾说过:
“你或许有自己一套标准,也很珍惜自己做主的生活方式,所以我真为你感到遗憾,因为你一旦变成一个妈妈,从此就要适应孩子,而不是相反”。
这话不论从生物进化角度还是人文心理学角度理解都是正确的,这牵扯到“关系里的位置”,特别是家庭三角关系。
有心理学基础的朋友都知道,几乎所有问题都来自家庭的“三个角”位置紊乱了。
发布时间:2021/1/26 10:08:23 浏览次数:65
|
2021-3-3
2021-2-24
2021-2-21
2021-2-7
2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