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心理文章

你以为的心理学|这是抑郁症,这不是抑郁症

发布时间:2020-10-12 浏览次数:2276

前些日子,微博有两个来自官媒的热搜 —— 一是 #抑郁症成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二是#将抑郁症筛查纳入高中及高校学生体检#。尽管这一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的政策在可实施性的方面受到了一定的争议,但总的来看,这至少说明,第一,于国家体系层面以及在大众认知里,我们的精神健康意识在提高;同时,这也再一次体现出了抑郁症作为一个常见精神疾病的普遍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表明[1]一个人这辈子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约为10%-20%。全球预计此刻有3.5亿人患抑郁症,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中国总人口的4.2%。世界卫生组织在17个国家所做的世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平均每20个人中就有1个人于前一年发作过抑郁症。但是,在如此庞大的数据中,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少于25%的患者会寻求治疗;在中国,寻求治疗者就更少了,只有少于8%的患者会寻求治疗。也就是说,在预设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平均来说,想象你站在一个有100人的房间里,你身边有大约4个人患有抑郁症,5个人前一年刚刚得过抑郁症,但只有最多1个人会寻求治疗。

在2019年,于《柳叶刀》发表的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2],结果显示:在中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8%,12个月患病率为3.6%。也就是说,在中国,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的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8%,在12个月内得过抑郁症的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6%。


1
热词?抑郁症的污名化 —— 偏见 vs 滥用
现在社会中关于“抑郁症”还是有两个极端现象,一是对于抑郁症的偏见、否定、加上妖魔化,二是把“抑郁症”这个词当成一个时尚的热词从而无限制的滥用和错用。两种不良的现象均来源于大众对于抑郁症本身了解甚少。
第一种,首先,对于患者本人,有些人怀疑自己极有可能得抑郁症了,但是因为怕受到偏见或不敢面对病情等原因,讳疾忌医,把头埋进沙子里,被病耻感耽误了自己的病情。其次,社会上某些人对于抑郁症的误解也是不可忽视的。每次碰到抑郁症的话题,总有旁观者有类似“脆弱”“编的”“看开点”“自私”“想多了”“太闲了”等负面评论出现。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在第二种极端的现象中,有些健康的人却愿意成天把“我得抑郁症了”挂在嘴边上。今天心情不好——“我是不是抑郁了”;明天吵架了——“我感觉我要得抑郁症了”。不管是失恋了生气了内分泌紊乱了闹脾气了丢脸了找借口了撒娇了撒泼了恰饭了 ,“我抑郁了”都是他们完美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别问,问就是抑郁。
我们不否认在即使ta们曾经感受到一定的负面情绪,但是不是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抑郁情绪,有抑郁情绪也不等于得了抑郁症。但是,劣币驱逐良币,当“十个抑郁九个装”的时候,假作真时真亦假。甚至,当提到抑郁症患者的时候,很多人脑子只能浮现出这些假抑郁症的影子,这种新现象导致了另一种新的对抑郁症的污名化。狼来了的故事,等一个真正抑郁症患者出现的时候,旁观群众的同情心已经被稀释尽了,只剩下嘲讽和反感。不是真正患者的错,却是真正患者的锅,这让他们更不敢承认自己的病情了,怕被怀疑被嘲讽。来吧,请这些健康的人们把真正抑郁症患者的路给走完、堵死,让真正的患者无路可走。这种现象在另一个层面污名化了抑郁症患者,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对于“抑郁症”的偏见和患者本人对自己的耻辱感。
当然了,更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得了病,但由于对“抑郁症”了解很少,所以并不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以为只是自己这段时间暂时心情不好、时运不济,所以没去检查没去治疗,耽误了自己的病情。
综上,以上各情况均出一源 ——比起生理疾病,大众对于包括抑郁症等心理或精神疾病了解十分有限。
2
什么是抑郁症?
临床科学上来说,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呢?
(单相)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有几种类型,主要包括重度抑郁症(majordepressive disorder)、持续性抑郁症(persistent depressivedisorder, or dysthymia)、药物诱导的抑郁症(substance/medication-induceddepressive disorder)等。抑郁障碍中最典型的是重度抑郁症,我们就以它为例。

那么哪些心理测试可以用来测试抑郁症呢?

请注意,网上的心理测试良莠不齐,很多"江湖心理学大师"可能把人带到沟里去。国际上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心理学组织美国心理学会推荐了比如BDI抑郁自评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 the EQ-5D, 蒙哥马利抑郁评量表Montgomery-ÅsbergDepression Rating Scale (MADRS), Quick Inventory of DepressiveSymptomatology-Self-Report (QIDS-SR)等严谨的、科学验证的可靠量表[5],可供自测参考。
另外,临床工作者使用的权威手册《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列出了以下诊断抑郁症的标准,患者在2周内必须经历5个或5个以上的症状,并且至少有1个症状是(1)情绪持续性低落,或(2)对周遭事物失去兴趣和乐趣


1.(几乎)每天都是一整天情绪低落(自己感觉是如此,或者别人观察是这样)。
2.(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里,对所有或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或乐趣明显地减少了。
3. 在非主动节食/增重的情况下,体重明显下降/增加,食欲几乎每天都在下降/增加。
4. (几乎)每天失眠/嗜睡。
5. (几乎)每天精神运动性躁动/迟钝,烦躁/行动缓慢思考减少(不仅是主观的感受,其他人也能观察到此状态)。
6.(几乎)每天感到非常疲劳或感觉没有精力。
7.(几乎)每天都有自己没用的感觉、有一种过度或不恰当的罪恶感,且罪恶感的范围不局限于病耻感而是在方方面面。
8.(几乎)每天注意力不能集中,优柔寡断,做不出决定(自己感觉是如此,或者别人观察是这样)。
9.(几乎)每天反复出现的死亡的想法、自杀企图、或自杀的具体计划。

注意,这些症状必须在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该患者个体显著的痛苦或身心损害。且患者所呈现的症状也不是药物滥用或其他疾病导致的结果。这些症状必须同时、每天、整天出现2周以上,此为一个周期。
所以,抑郁不是每个人都会不时经历的一种短暂的忧伤、难过的情绪,而是一种严重干扰日常功能的复杂的时间较长的身心疾病。与抑郁症常见的同时发生的伴随疾病包括药品滥用障碍、恐慌症、强迫症、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4]
关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很复杂,抑郁症的具体发病机制现在在临床上还不是很明确,主要涉及遗传、生理、心理、社会各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童年的伤痕、过去的创伤、家庭的不睦、敏感的性格、季节的变化、基因的传递、神经系统的构造、神经递质的分泌状况等等都是风险因素,风险因素相加,都作用在你的神经系统上,再坚强的人也有个极限阈值。
3
抑郁症的治疗与就医
如果有人在做完心理自测之后怀疑对自己得抑郁症了,请注意,自测结果不等于正式诊断。如果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影响到工作生活,且从来没有进行过正式诊断的话,建议先去正规医院的精神科挂号就诊,医生会先进行一系列检查和正规测试来判断治疗方案。他们会帮你判断你是需要进行单纯的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又或者是综合治疗。诊断后,如果需要心理/行为治疗,可以再根据需要着手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
精神类疾病治疗可以去公立三甲专科医院、公立三甲综合医院、或者私立医院,以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所在的精神专科医院为最佳。于精神科挂号精神科医生,于精神专科医院的心理咨询科挂号心理咨询师或者在社会心理咨询机构找心理咨询师。
抑郁症的常规治疗包括行为治疗(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有的从业者、患者、或者学者出于对药物依赖性以及副作用的顾虑会建议以心理咨询为主,药物为辅或者完全不用药物。非常非常严重的患者可能可以考虑经颅磁刺激或电休克疗法。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是两种不同的职业。精神科医生会帮你开药诊病但不做长时间的咨询;心理咨询师会和你做长期谈话治疗,从心理和行为上帮你做出改变,但ta们不做诊断不开药。
另外,平时注重饮食健康、适当的做一些运动锻炼身体、在社交支持丰富的条件下多和亲朋好友在一起、注意自身的调节、在使用心理咨询的情况下要尽量按照咨询师的步调做好“家庭作业”,这些也是很有效很重要的方法。
学术界喜欢把抑郁症比喻为“普通感冒”—— 即使你得了感冒,虽然很多不适,但好像也可以基本完成日常生活;你可以吃药,但是康复要有个过程,总要熬过这些时间;如果你不管它、不承认并有效地治疗它的话,康复期会被拖到更长,甚至拖出一堆并发症。
我个人也有一个很爱用的比喻——抑郁症有点像"骨折",不知道哪天就意外得上了,怎么得上的还真有点说不清楚;但一般养伤就持续几个月到以上(尤其是重度抑郁症);这段时间的日常被搞得有点麻烦,而且感觉有点难受;但是没有什么太值得害怕或者羞耻的,因为它不是你的错,且早晚会好的。
同时,我也想呼吁健康的各位,没病别往自己身上安个病了。
也请不要用“不要想太多”“学会给自己好心情”“你能不能正常点”等心灵鸡汤来安慰或者劝告您身边的抑郁症患者了,要是能自己说调好就调好了还叫生病嘛?还要科学和学科干嘛?还要学者和医生干嘛?如果您要是想要帮助ta们的话,陪伴他们积极地、科学地治疗吧!
同时,也真心希望#将抑郁症筛查纳入高中及高校学生体检#的政策在实施上能够兴利除弊,切实地在宏观层面上提高大众对于精神疾病的认识、在微观上为同学们提供便利和保护。

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