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18 浏览次数:11407
作者 吴晓
一、依恋理论的背景
上世纪的年代初,英国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伦敦儿童医院指导门诊医生约翰•鲍比(John Bowlby)在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上做了依恋理论的系列报告,也可视作是鲍比和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共同研究的成果。他们的研究提出了依恋理论的关键观点是儿童会与一个特定的人的持续联系,而这个特定的人是指当孩子感到脆弱或需要保护时就会去寻找的那个人。(出处)依恋理论所讨论的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间的个体差异。把父母和婴儿这两者之间的密切依恋关系,认为是一种婴儿生存所必需的适应性联结。父母与婴儿之间的充满亲密情感的关联,保证了婴儿的生存。至少在儿童的婴儿期内是这样。恰恰正是由于这种亲密关系所带给婴儿的安全感,向婴儿提供了他所需要的能量和勇气,使他最终能摆脱与父母的依恋,转而向外部的世界作探索和联结。这个似乎让人有点困惑的悖论——首先儿童建立起相互间的亲密关系、并基于此关系而摆脱依附,正是依恋理论的核心所在。
在这之前,鲍比与詹姆士•罗伯特森(James Robertson)合作,研究观察了那些与父母分离的住院儿童和公共机构中的儿童,摄制拍摄出了一部经典电影——《两岁的孩子去医院》。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建议所有的家长都看一下这部电影。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家长对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有很大的帮助。这部电影如实记录下了一个2岁的孩子在几天的住院过程中,由于住院而不得不和父母分离,由医院的护士轮流照料,孩子与照料者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孩子的父母来接孩子出院,整个事件中孩子情绪的变化过程。清晰地向大众展现了孩子内心在当时是如何来理解自己所处的情景的。孩子的内心是一个不断遭受创伤的过程,孩子开始变得越来越焦虑、恐惧甚至开始显得自我封闭起来。孩子的种种反应都不断在证明当孩子失去依恋之后所遭受的伤害。据说英国当局为此还专门制定了一条法规,3岁以下孩子的母亲如需和孩子分开的话必须为孩子找到一个替代养育者来陪伴孩子,否则禁止母亲离开孩子。
鲍比还为WHO(世界卫生组织)做了一个记录报告,关于二战后欧洲无家可归的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的主要观点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婴儿和儿童应该能体验到与母亲(或长期的养育者)的温暖、亲密以及持续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获得满意和享受”。
显然,鲍比把孩子依恋关系的满足看作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然而鲍比的依恋理论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心理学界的重视,直至80年代后,心理学界才开始重视和讨论依恋理论。
注:晓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自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中心(www.xr169.com)
2024-12-8
2024-11-17
2024-11-15
2024-11-5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