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亲子教育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有多失控,孩子内心就有多糟糕

发布时间:2021-3-6 浏览次数:1278

育儿这门“艺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有难度,家长们忙于实现自我价值、满足家庭经济需求,以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子女进行持续有规律的沟通。学校也没有为亲子、特别是身处青春期的青少年留下更多对话时间,因为有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学业”在,这让他们的内心没有机会言说、更是少有机会被理解和涵容,这于儿童特别是青少年充满焦虑或各种无名的情绪。


家长眼中,青少年怪诞、叛逆,或焦躁或沉默。青少年自身,在遭遇身心巨大变化的同时还有家、校关系的失控,在他们自己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时,就带着一脸懵逼与惶恐离开了儿童期,加入青少年成长之列。


此时的家长,如还当其为儿童对待和养育,常深陷挫败且无路可走,愈来愈多的家长自发地进入自我成长课堂,就是在寻找一条能走的路。


阻碍家长前行的困难千面,但,无法正常交流沟通;学习态度不端正;心里只想着玩.....是诸多困难中排名靠前且较为普遍的。有经验的家长知道,看起来平常的问题,一言不和就是一场大仗,心里那个痛啊。


事实上,当青少年无动于衷或顽强抵抗,亲子关系间消解不掉的情绪张力都会滞留,向内攻击自身,向外则进入关系攻击父母。


对父母而言,这些情绪不好消化,养了这么久的孩子,要把人气死,试问父母做的哪件不是为孩子好?对青少年而言,那些“我控制不了我自己”的无名火,游走在身体里,留着全身不爽,放出去伤人伤己。


青春期的孩子让父母失控。他们让父母有多失控,他们对自己的成长就有多失控。



1.

青春期的活力无处释放


青少年的活力无处不在。


电影《嗨,李焕英》中有一幕,当贾玲穿越到1981年,一帮小朋友在院子里,有疯跑玩的,有跳皮筋的......那时跳皮筋,除了技巧、力量、弹跳,还有不服输的劲头和汗水;那时几乎都是平房,还能翻墙、爬屋顶、上树,遇到个小河,也能在里面待半天不出来。


那年代有一个堪称最牛的亲子活动,这在电视剧《安家》中有极致的呈现,房似锦和徐姑姑参加长跑比赛,房似锦遥遥领先,后来她说,这个本领就是在从小的“亲子活动”中练就的。妈妈欲暴打,房起而跑之,妈在后面狂追……


似乎那时的青少年,总能用各种“体力活动”让自己爽透。


现在的青少年在课桌前度过,上一节老师压堂,下一节负责任的老师提前来一会儿,10分钟的课休就没了。假期都在补课班穿梭,爸妈说是围着补课转,更多的是充当车夫的角色,用轮子从一个上课点赶到下一个,最明显的就是疫情期间,天天在家上网课,上一个老师还没走,下一个老师就来了,前面老师的话刚落地,后面老师的话就接上了......


体育课?户外活动?如果说有,也许只能在指端划划屏幕,约一场游戏。身体出不去,就算有能在嘴上贫一下的玩伴,也算得上运动了。


老弗爷说,性驱力和攻击驱力是人活着的2个重要驱力。二者在青春期如得不到充分施展,散不出去的能量就会被积压体内。而作为能量承载的身体也不能通过运动有效释放,散不出去的能量就成为一些情绪的来源。



这一点,从小小孩身上看得尤为明显,小孩子总有使不完的劲,如若身体层面疏散不出去,他们就会特别不好带,总要搞点事情出来,哪怕是他们自己找茬或是把大人惹急了,大哭一场,情绪消散,一切归于平静。


青少年处于又想独立又想要依赖的矛盾期,加之生理心理的快速变化,学习、生活、考试中的屡屡挫败,与父母、老师、同学关系中的失控......这么多的不爽无处释放,消散不掉的活力留存体内,青春期的无名之火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滋生......



2.

青春期的焦虑无从缷载


克莱因说青春期自我的主要功能,是减缓或防止焦虑出现。


青少年因自我发展已经较为完整,因此他们会主动运用兴趣、活动、运动自发的处理焦虑。比如画画、做烘焙、打游戏、刷手机,这些都是处理焦虑的载体。然而身处当下社会的青少年少有被支持用兴趣处理和应对焦虑,而活动、运动从时间到内容又十分有限。据我所知,没有多少青少年会把刷题、学文化课、进补习班视为兴趣和活动,于是青春期的焦虑多数滞留体内。


青少年何等智慧,当兴趣、活动、运动等自我处理焦虑的方式受阻,他们会启用青春期特质来完成这一课题。即反抗和不服从。


因此当看到青少年一副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懂的样子、却做着看起来“不配合”、让家长老师们头痛的各种表现,那是他们没有预谋的成长使然,本意并不是故意的或是想和谁对着干的,那些青少年隐匿的“反抗和不服从”不过是焦虑无从卸载的发声。


儿童、青少年还都是孩子,与被成人误解、“故意气人”的论调相较,“活下来最重要”。


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亲人,那些散不出去的无名火他们不是留给自己,就是放在和父母的关系中,而无论哪种形式,多数都以令成人头痛的“叛逆”的形式呈现在亲子互动中。表面上无动于衷,内心也许往反向暗里使劲,表面上对抗,内心也许是赞同父母所说的,只是想通过对抗,来表达我是按我的意思、不是按你们的想法才做的。


无名火,是他们主动卸载成长中的焦虑。兼具主权之争、边界之战。



3.

青春期小心思被过度压抑


瑞瑞今年初三,马上面临中考,可最近心里像长了草,静不下来,常无缘无故有情绪。原因是她只要一学习脑海里就出现班长的笑脸。这严重地干扰着她的学习。一边是喜欢异性,一边是中考,她选择压抑内心的想法,而越压抑那张脸越出现,画面越清晰,越无法静心,情绪越不好。


青春期的性生理、心理都会发展,喜欢异性再正常不过,但如若在喜欢上加一个评判,这是不对的,不道德的,读书不应该谈恋爱,恋爱影响学习。那正常的喜欢就会被排斥,所有的能量就会投注其上,当内心的能量放在排斥和抗拒上,哪里还有力气学习?


当被问及,如果这个喜欢被接受了会如何?短暂的沉默之后,瑞回答,学习会更有劲头,因为他学习好,我想他也喜欢成绩好的女孩……答案自然就来了,是顺应青春期的发展,还是压抑它


雯雯性情温婉可爱懂事,在班级里人缘非常好。初二那年,班里有几个男生经常找她茬,以各种理由嘲笑她。雯雯说,班里有很多女生都比她胖,可这些男生找机会只嘲笑她,一时让她特别自卑。她跑步,这些男生模仿她说她像蹩脚大仙。总之无论她做什么,都各种被挑事儿。


雯一度感觉很受伤又不知如何表达。和老师说了,此后那些男生从明嘲变暗讽,这些人际中的小插曲,让雯特别难过。


当被问及,是喜欢一个人在一个人身上投入关注,还是讨厌一个人投入关注时,雯恍然大悟。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反向形成。在青春期是最被常用的。当不知如何向一个人表达喜爱或表达出来有羞耻感,那就朝相反的方向表达,既表达了又看不出来。当然,这是在无意识层面,有许多人都是事情过了多年以后,才知道原来所谓讨厌对方、且不断引起对方关注的举动,源自喜爱。


在那个当下,像雯一样,没有识别出对方的反向形成,会觉得自己被对方所伤害,作为另一方的男孩子们则用嘲讽的反向形成来靠近对方,发现关系似乎更加疏远,亦会不安……



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青春期就是一个找寻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经常直接有答案的,有的时候找不到,有的时候是找到了相反的。


青春期面临发展性任务,势必伴随诸多挫败,滋生无厘头的无名之火。


作者:么利华

来源:曾奇峰工作室


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